第83章 赏钱(1 / 2)

今日贺寿的糕点让高老太爷可谓是风光尽显,因此对高夫人也是不吝夸赞之词。还特意嘱咐高夫人一定要重赏今天做糕点之人。

高夫人今天也是出尽了风头,命人将王茂平几人带了过来,夸赞了几句还命人拿来了十两银子,递给了黄氏。

“这,您之前已经付过五两了。”黄氏拘谨的说道。

“这十两其中五两是尾款,这另外五两则是给你们的赏钱。”高夫人解释道。

黄氏听后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将银子接了过来,连连道谢,毕竟没人和银子过不去不是。高夫人又命丫鬟去库房拿了几匹布料和一只银钗也都赏给了黄氏等人,让一行人又惊又喜。

第二天一早,徐管事就赶着马车将他们送回了家里。村里人看着王家人从马车下来,还带着那么多东西,一时间好奇心大起,围着黄氏她们询问了起来。

黄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炫耀的机会,也顾不得这两天的劳顿,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要不是王茂平知道寿宴当天他们都在小院子里没有出去,还以为她参加了寿宴,看着被村里人围着的黄氏,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回房间里补觉去了。

这两天南元县都在议论着高员外家的寿宴,寿宴上的糕点也让人连连称道。渐渐的也有些大户人家在祝寿时会来王家订做糕点,但这都是后话了。

王茂平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毕竟甲班里还有一个讨厌的李子浩,他可比自己多念了两年的甲班,绝对不能被他落下。

而李子浩更是处处都想压王茂平一头,所幸这两次的季课,周秀才出的题都比较简单,王茂平也没有让李子浩如愿。

王茂平在心中直呼好险,更加不敢掉以轻心。李子浩就比较窝火,几次想将王茂平踩在脚下都没有成功只能在暗中埋怨周秀才为什么出那么简单的题。也只能期待总考的时候,题能出的难一些,才能狠狠的出自己心里这一口恶气。

或许是听到了李子浩期待,总考时的题目比之前的季课要难了许多。比如说眼前写的帖经题“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如果是今年刚升入甲班的学生,自然无法答出来,因为此句出自《周易系辞下》周秀才只讲完《礼记》还没有讲到这里。

而王茂平则不然五经的内容他已经熟记于心,思考了片刻,便将答案写到了卷子上“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接下来的墨义题也是如此,估计是周秀才也想特意测验一下早已入甲班的学生。王茂平答得倒是很顺利。对于帖经、墨义题王茂平很有把握,他只是很担心后面的制艺题。

王茂平虽然已经将五经背熟,通过系统边角料提供的集注书籍对五经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和掌握,但是他怕自己对五经的理解不足以应对这次的制艺题。

第一道制艺题是四书题,题目很简洁“不以规矩”是个单句题,王茂平思考了片刻,想起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篇》“孟子曰: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但这句话只截取了“不以规矩”四字,因此只能在这四个字上做文章。需要以”与“不以”正反两面全面的分析问题。最后得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结论。

王茂平将想写的内容在脑海中快速的过了一遍,才提笔写到“夫规也、矩及,不可不以者也……大而言之……小而言之……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

终于将第一道制艺题作答完毕,王茂平看向第二道制艺题。“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则知小人之依。”还好周秀才出的题目出自讲过的《尚书》。

大致的意思是说做君主的自始就不该贪图安逸!如果他先去了解了耕种和收获的艰难之后再去享受安逸的生活,那就可以明白百姓们的疾苦。

那主要就应该围绕,君子为人从无闲逸之时,为王者更当勤奋自勉这个论点来将文章铺开。思考了一会,王茂平动笔写道“君当勤以自处,知民之所恃,知民之所依……不可不知农事之艰难也……”

王茂平放下手中的笔,向四周环顾一圈。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还在奋笔疾书。但有一个人已经停笔,正是李子浩,或许是感受到了王茂平投来的目光,李子浩也向他看了过来,眼中满是胜券在握和对王茂平的挑衅。

“茂平,这次可惨了,先生出的有些题,我感觉都没有见过啊!”总考一结束朱云兴就苦着一张脸说道。

“这次帖经和墨义的出题范围应该是整个四书五经,有些你没见过也很正常。”朱云兴可不是那种提前预习功课的人。

“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会一点印象都没有!”听到有些是还没有学到的内容,朱云兴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先生和父母总不会因为没有学过的内容而苛责自己吧。

“茂平,你怎么知道那是咱们没有学过的内容,难道你答出来了?”朱云兴反应了过来。

王茂平点了点头,算是回答。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朱云兴有些无奈的想到。自己和茂平之间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李子浩当时答卷子时还有些窃喜,想着这些帖经和墨义题就能将王茂平远远的甩到后面,可听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