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老太太和小雨水 2(1 / 2)

看到小雨水那为难的小模样,聋老太太乐呵呵地招呼着售货员:“红梅闺女,给老太太拿点东西。”

正在聊得兴高采烈的四个售货员听到呼唤声才抬头看了过来,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售货员马上笑着说:“哎吆,是老太太您来了,刚才太顾着聊天去了,没注意到您,老太太可千万别见怪呀。”

现在供销社的售货员可是八大员之一,由于京城已经率先实行了票证制度,购买许多商品都需要相应的票证,而普通老百姓能够获得票证的渠道极其有限,有正式工作的人家还好一点儿,每个月发工资时都会有相应的票证一同发放,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家只能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每月领取一点儿必须的票证,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得是城镇户口。

于是在供销社工作的售货员就成了香饽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都清楚,这些供销社的售货员除了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一步买到一些紧俏商品,还有机会买到一些所谓的“残次品”,因此只要家里有人在供销社当售货员,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时不时的找上门寻求帮忙。

这位中年女售货员显然跟聋老太太十分熟悉,因此才能态度这么热情,否则的话根本不会多说一句话。

聋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道:“红梅的嘴就是甜,怪不得你婆婆一直在我们这些老姊妹跟前夸你。今儿个老太太给乖孙女买点零嘴,麻烦你了。”

中年女售货员叫项红梅,是南锣鼓巷供销社的第一批售货员,她的婆家就在附近的甜水胡同,几年下来对于附近的人家也算是了解的七七八八,眼前这个小老太太可是南锣鼓巷供销社的常客,以前几乎每隔两三天都会带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过来买东西,而且还特别大方,几乎只要供销社里来了啥新鲜玩意儿,都会第一时间买给那个叫柱子的小男孩。

项红梅早已经从自己婆婆口中打听到这位聋老太太的一些事情,据说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以前就是这位老太太的私产,四九城和平解放后,聋老太太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主动将大部分房产都捐给了军管会,得到了军管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表彰,因此在街道办事处特殊照顾名单上就有着这位老太太的大名,每个月都有不少补贴。

项红梅打量着今天老太太领着的小女孩,觉得有点面熟,随即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那个叫柱子的妹妹吗?那个柱子也经常带着这个小女孩来买些零嘴。只不过聋老太太还是第一次带着这个小女孩来供销社。

于是项红梅笑嘻嘻地说:“老太太,您今儿个想给大孙女买点啥?”

聋老太太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叠钱票,一边笑着说:“这几种糖每样一斤,各种糕点也每样来一斤,对了都按半斤一包。”

小雨水轻轻拉了拉老太太的衣角,糯糯地说:“奶奶,您光买几块糖就行了,我听哥哥说过,这些糕点可贵了,咱不要。”

聋老太太听后心里更不是滋味,眼前的小雨水几乎就是当年小翠的翻版,她强忍着心里的酸楚,伸手轻轻拍了拍小雨水的脑袋说:“小雨水真是听话的好孩子,不过奶奶有钱,咱今天每样都买一点儿回去尝尝,以后小雨水喜欢吃哪一样,咱就再买。”

在老太太跟小雨水说话的工夫,项红梅已经手脚麻利地称好了糖果、糕点,并按老太太的要求分别包好,拿过旁边的算盘噼里啪啦算好了钱数:“老太太,一共是九块七毛六,加两斤糖票和五斤糕点票。”

聋老太太递过去一张大黑十和几张票据,然后笑着说:“红梅,麻烦你再给乖孙女选两套合适的衣服、拿两双鞋子、袜子还有头绳、香皂、擦脸油,她那个不着调的爹也不知道好好给闺女打扮打扮,这么漂亮的小姑娘穿的邋里邋遢不像样。”

项红梅当然知道何大清这个附近厨艺最好的红星轧钢厂食堂副主任,她笑着说:“老太太,那些个大老爷们儿懂什么,在他们的眼里只要不饿着、不冻着就行了,根本也不会给孩子收拾打扮。”说着拿过几套童装比划起来。

其实在这个时候很少有人会给家里的孩子买成衣,一般的普通家庭都是把哥哥姐姐穿小了的衣服,稍微改改就行了。就算是过年想给孩子买新衣服,也大都是扯块布自己做,此时小雨水身上穿的就是一套原本柱子的蓝色旧衣服,虽然没几个补丁,可是稍显肥大的衣服套在小丫头身上,晃晃悠悠看着就难受。

南锣鼓巷供销社里这几套童装已经在墙上挂了快一年了,从挂上去到今天还是第一次有人要买。庆幸的是这个时候衣服的款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也就没有啥过时一说了。

项红梅很快挑了两套适合小雨水穿的衣服,她冲旁边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招招手,示意她给小雨水帮着试试衣服,然后凑到聋老太太耳边低声说:“老太太,这两套衣服都是没实行票证制度之前进的货,我去找经理说说,让他照顾一点儿。”说完转身走进了后面的办公室。

小雨水在那名年轻女售货员的帮助下换上了一套粉红色的花衣服,小丫头有点怯怯地站在聋老太太跟前,糯糯地说:“奶奶,雨水有衣服穿,就不用再买新衣服了。”可是那小眼神中的不舍与纠结却看得聋老太太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