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长亭外(1 / 2)

折锦春 姚霁珊 1041 字 1个月前

此折一出,中元帝自是大怒,先后三次下旨命桓子澄二次自辩,再加上江仆射等人的推波助澜,到最后,桓子澄被逼得实在不得不表态了,只得捏着鼻子说出了“愿为君分忧”这么句话来。

有了这句话在前,中元帝自是一口咬住,飞快地颁下圣旨,着桓、江、杜、周四姓共领精兵二万五千,并其余诸姓及朝廷军马六万,合计八万大军,号称十万,连夜开拔,前往军情吃紧的泗水关,誓要与赵国决出高下。

而桓子澄,则在江仆射、杜骁骑并周都水的联名推举之下,成为了这十万大军的将军。为此,中元帝还特意在他的散骑侍郎上加上了骠骑将军职衔,并特赐持节都督一职,以便他统率三军、号领诸将。

从桓子澄上折自辩,到大军开拔,这中间只隔了短短五日。

之所以事情进行得如此迅速,却是多亏了江仆射未雨绸缪,提前便向中元帝进言,将一应前事安排妥当,这才能够令大军赶在寒露之前离开大都。如果路上加紧些的话,这十万大军应该能够抢在河流上冻之前,赶到泗水关。

大军开拔当日,中元帝亲自去城门相送,大都百姓倾巢而出,只为目睹这天子为将军壮行的盛况。

趁着大批金御卫全都跑去城门口护卫中元帝去了,秦素却是悄悄避开人群,带同阿忍混出了皇城,与桓子澄约在城外十里长亭之处一晤。

长亭外,是绵绵远道,是黄沙漫天。

很快便要到寒露了,这长亭之外,早便没了柳色青青的葱笼景象,唯十万铁骑、甲衣重重,与那黄纱遍布的大路如两股交互相融的潮水,涌向苍茫的天际。

秦素紧了紧身上的厚披风,抬头看天。

天阴阴地,灰黄的云朵沉沉压在头顶,仿佛蕴着几分雪意,风拂在身上时,已有了深秋的凛冽。

一旁的阿忍此时便上前几步,轻声问道:“殿下是不是冷了?可要拿个手炉?”

“不必了。”秦素摇头说道,一面引颈看向前方。

此处乃是长亭外的一片杂树林,那树木早便枯了大半,唯几棵松柏尚余青枝。

她微蹙着眉心,极目张望着,心下颇为焦灼。

她等的人,不知何时才会出现?

便在她等得有些不耐烦之际,忽见那重重枝桠间玄影晃动,旋即便现出了一道身影,玄衣铁甲,腰悬长剑,正是已然成为一代持节都督的桓子澄。

“来了。”阿忍轻声说道,一面往后退了几步,停在了上风口。

这个位置既能照看到秦素,又不至于听见一会儿秦素与桓子澄的对话,却是极为合宜的。

秦素自是察觉不到这些小事。

此时此刻,她全副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正大步走来的那个身影之上,心情居然有一点点的激动。

即便在前世桓家风头最盛时,桓氏子弟中,亦从没有出过一个持节都督。

而桓子澄,却做到了。

以智计、以坚忍、以雷霆一般的手段,将他自己,推上了前世的桓家都不曾达到的高峰。

望着前方那修挺的身影,秦素心中直是五味杂陈,也不知是何感受。

事实上,自从经由哑奴口中听到那句“一曲《南山》何日还,弥悠不出谁可撰”之后,秦素的心,就再也不曾平静过。

今日与桓子澄一晤,与其说她是来送行的,倒不如说,她其实是想要听一个解释——合情合理,却又很可能匪夷所思的解释

弥悠,是前世中元二十年前后才崛起的一代名伎,而此时才是中元十五年,这世上,还没有弥悠这么个人。

桓子澄所说的那短短十四个字,终是将秦素眼前的迷雾拨开,让她想明白了许多事。

那些她隐隐察觉到的变化,却原来终有其因,而这原因,她这个知情者,应当是最为明了的。

“殿下怎么这时候跑出来了?”人还没走近,桓子澄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语气中居然含了几分责备:“天气寒冷,外头又乱,殿下不思在宫中静养,却偷跑出宫,万一出了什么事,如何是好?”

走在他身边的哑奴此时便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

他从没发现,他家主公居然也能有这样话多的时候。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他家主公也是个人,总要说话。

可是,这一番明是责备、实是关切的话语,桓子澄不曾用来叮嘱自家弟妹,却偏偏是说予了中元帝的女儿听的。

何解?

哑奴只觉得万分疑惑,总觉得在晋陵公主的面前时,他家主公的言谈举止,总有种怪异地不协调。

“我们是随着众人混出宫的,绝不会被人发现。”秦素此时便说道,又将手指了指阿忍,笑意盈盈:“我也有她护着呢,她可比旁人管用得多。”

桓子澄的视线往阿忍身上扫了扫,眼角微微一眯:“唐人?”

“是。”秦素大大方方地承认了下来,弯了弯唇:“反正桓郎已经什么都知道了,我也不瞒着你啦。”

她这话唯桓子澄一人能懂,此刻闻言,他冷峻的脸上,便有了一丝柔和的神情。

秦素便又笑看了他,作势屈身道:“我只是想与郎君说几句话罢了,还请郎君行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