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啊,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补充而已。 无视华特的嘲讽,赵原继续解释,“一个人头部采取不同的姿势,气管会有一定的延展性。当低头时,气管几乎全部移入胸内;当仰头时,一半以上的气管能伸至颈部……将心脏大血管游离上移至胸顶部,气管还能再提上去7—10公分左右……简单归纳,向气管下方的心脏求援,通过上拉下提,额外腾挪出一定长度的气管,这样不需要人工血管,一样可以进行气管重建吻合。” 弗朗茨率先反应过来,用力地拍了一下大腿,瞪大眼睛,露出难以置信之色,“这个想法有点意思,我怎么没想到呢!” 至于熊国专家阿尔乔姆面色变得严肃。 显然,赵原的想法太过大胆了,直接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移心气管重建术,并非凭空捏造。 赵原在研究江院士的笔记时,曾经发现过这个想法。 当然,这个想法并没有在手术中实现,因而没有记录下来。 当时赵原记忆深刻,暗忖江院士实在太有魄力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气管也就十几厘米,但赵原却想到了利用人体的血管伸缩性。 这个想法需要对人体结构的认知达到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