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居然只需要三文钱,就能买下一份内容如此丰富的报纸?
那卖报小孩把连环画展示给他们时可是翻了好几页的,要知道如今的纸价都没这么便宜啊!
更何况是上头还写满了字的纸呢?
围观的百姓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齐齐盯着笑着说出此话的豆豆目不转睛。
那唯一的书生被震惊到嘴巴开开合合,颤抖着声音问道:“小姑娘,你此话可当真?真是三文钱能买你手上这一份日报?”
“对啊!”
豆豆在被收养进福利院前过的都是苦日子,自是知道三文钱只能买两个素包子。
她怕围观的众人不相信,将手中的日报一页一页翻给他们看。
《扬朝日报》由三张双面印刷的四开小报组成,虽然比不上末世时一份报纸的大小和页数,但在只有邸报出现的扬朝确实是遥遥领先。
更何况三张四开大小的纸都够平常的读书人写个好几天,可见宋群青等人在日报上花费了多大的成本。
只能说幸好有活字印刷和廉价造纸术的出现,不然日报是不可能这么快搞出来的。
毕竟按照报纸的正常发展路径,是由一年一发行到一月一发行再到一周一发行,最后才是一日一发行。
《扬朝日报》跳过了前面的步骤,一次性直接跃进到一日一发行,离不开这两项技术的研发。
那读书人看着上头“科举”“解析状元答卷”的字样,终是忍不住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看着十分破旧的荷包,小心翼翼地数了三块铜板出来递给了豆豆:“小姑娘,三文钱,给我来一份。”
豆豆见状眼前一亮,她口水都说干了,可算有人来买了!
她迅速出手将那三文钱收进小挎包当中,取了一份报纸递给了那书生。
那书生拿过去后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一旁的百姓们见这姑娘真只要书生三文钱,各个都激动了起来。
先前的富商眼睛一转,计上心头,他凭借着自己肥胖魁梧的身躯把一旁伸手给钱的百姓们都挤了开来,取了一锭碎银塞给豆豆:
“剩下的我全都要了!”
此言一出,顿时惹了众怒。
被他挤开的大娘怒目直视:“王大富,这报纸你还想独吞了不是?”
“我一家几十号人呢!我全买下了又碍着你什么事了?”富商斜了她一眼。
又没说不能全部买,他又不是没给银子,怪就怪他们自己动作太慢。
其他人一听跟炸了锅似的,谁不知道这王大富平日里最爱干些低价买进高价售出的事。
这次估计也是看报纸价格低,想要全部买下后跟他们抬价呢!
被周围的百姓们纷纷指责,王大富就算脸皮再厚也难免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却并未放弃全部买下的打算,强硬地拉过豆豆的手,想把银锭子给她。
哪知道豆豆虽然年纪小,但却把之前教导他们的话记得一清二楚。
她灵活地躲开富商肥嘟嘟的大手,从那大娘手中接过了三个铜板,边把报纸递给她边解释:
“大伯,我这报纸就是用来散卖的,若你想多买一些可以去百货超市订货。”
旁边众人闻言都乐了,也不管那富商面红耳赤,直直把人挤到了后头去。
豆豆有条不紊地收铜钱递报纸,几乎是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把手中的报纸卖了个七七八八。
她见此处的百姓们手中拿着报纸,或是在原地寻了个位置开始看,或是带着报纸马不停蹄地离开,于是她又重新喊了起来宣传语。
清澈悦耳的童声响遍了大街小巷,而被他们吸引的人群也几乎是人手一份报纸。
周围发生的种种事没让书生抬起头来,他已经完全被这份神奇的日报所吸引。
谢景和谢大人对于新出政令的见解让他茅塞顿开,立马就理解了政令下达后会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连那《大闹天宫》的故事也写得颇为生动,只是为何要将薛府世子被陷害、柳小郡王闹上夏日冰铺等民间传闻写在八卦板块上?
他无奈摇了摇头,打算接着往下看,就见教育板块中有先前那小姑娘展示给大家的连环画外,还有个“五三专栏”。
何为五三专栏?
书生不解地蹙了蹙眉头,就见那大大的“五三专栏”几字后有着一行小字,写着“五年科举,三年模拟。”
好像马上就懂了呢……
书生轻咳一声,不是很懂这日报背后之人的恶趣味。
不过等他看到那专栏当中的几个小版块时,顿时呼吸一滞。
他都看到了什么?!
《论数十年来科举考点侧重变化》,这标题浅显易懂,几乎是读过一些书的人都知道这篇文章会是讲什么内容。
不仅如此,居然还有对往年科举题目的分析,从这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字就知道会谈得有多细致;有今年新科进士宋群青的科考经验分享;还有根据以往科考偏向出的科考题目等等。
书生提着心一字不落地看到最后,整个人都不自觉颤抖起来。
有了这份日报,何愁他中不了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