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院试(1 / 2)

时光悄然流转,日子如白驹过隙般一天天过去。

在这岁月的长河中,院试的日子终于如同一位庄重的使者,缓缓降临。

八月的清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天空澄澈如宝石,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似乎预示着这将是个美好的一天。

考场前,考生们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他们身着整齐的衣衫,眼神中透露出自信的光芒,仿佛这次考试胸有成竹。

有的人昂首挺胸,步伐坚定,仿佛胜券在握;有的人面带微笑,与同伴轻声交谈,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散发着蓬勃的朝气,自信昂扬的姿态如同即将出征的勇士。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新衣服的布料气息,那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味道。

考生们在考场外有序排队,经过严格的身份核验后进入考场。

考场内布置得庄严肃穆,一个个考号整齐排列。

林玉城找到自己的考号入座,等待着考题的发放。

此时的他,心中既忐忑又坚定,既期待又紧张。

他不断地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稳应对,不能辜负了恩师贾雨村的期望和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在向命运宣告自己的决心。

与前两次考试不同,院试对四书五经的考核更为刁钻。

考过县试和府试的都是秀才中的佼佼者,他们对四书五经的研究已然非常深刻。

然而,院试中常常出现简答题,尤其是截搭题,这使得即使是学富五车之人也可能马失前蹄。

院试之所以能刷下一部分人,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林玉城经过贾雨村的细心调教,对截搭题已颇为熟悉。

可当试卷发下来时,他还是倍感错愕。只见第一题竟是“君夫人阳货欲”。

林玉城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这题目着实怪异,超出了他的预想。

一开始,林玉城错误地理解了这道题。

他以为“君夫人”仅仅是指地位尊贵的女子,而“阳货欲”则是阳货的欲望表现,他从女子的地位与阳货的个人欲望冲突的角度去思考,准备围绕这种矛盾展开论述。

但很快,他就觉得这个思路似乎不太对,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林玉城紧锁眉头,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各种思绪纷至沓来。

他在脑海中迅速回顾四书五经中的相关内容,思索着“君夫人”与“阳货欲”可能的关联。

君夫人,代表是夫人,小国君主和大国君主的夫人被称之为君夫人。

夫人从夫,夫为天之守土之称。

国有大小,礼敬如一,这是守礼有序的做法。

而下半的阳货欲,阳货是谁呢?是陪臣,见孔子,孔子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阳货陪臣秉政,越礼乱政,这是不守礼的做法。

可以连起来就是,圣人守礼,不为非礼。

此时,考场外的阳光愈发炽热,透过窗户洒在林玉城的桌上,那明晃晃的光线仿佛在催促着他赶紧作答。

蝉鸣声也越发响亮,越发刺耳,仿佛在电锯锯在石头上的声音。

林玉城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如同在暴风雨中坚守的灯塔。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在古老的文字中穿梭,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道题目的深意。

林玉城进一步思考,或许这道题是在考查对礼的坚守与违背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君夫人所代表的守礼之人,其行为受到尊重,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而阳货的越礼之举,则引发混乱。

他想到答案可以从强调礼的重要性、圣人的榜样作用以及对越礼行为的批判等方面入手。

林玉城仿佛在这复杂的题目中找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他深入思考着守礼的重要性以及圣人的行为准则对后世的影响。

答完第一题,林玉城已然汗流浃背,全靠着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才能够迅速反应过来。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第二题“王述出令反”时,更是汗如雨下。

此时,考场内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呼吸困难。

蝉鸣声依旧不断,更加增添了考生们的烦躁情绪。

林玉城只觉心跳如擂鼓,紧张的情绪让他的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一开始,林玉城错误地认为“王述出令反”是在强调王述的出尔反尔,他从王述的行为不端以及对他人造成的影响等角度去思考,准备围绕王述的不可信展开论述。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个思路可能有误。

他重新审视题目,努力回忆《孟子·梁惠王下》中的相关内容。

终于,他想到了正确的解题方向。“王述出令,反其旄倪”,这里重点在于王述的行为所体现出的仁爱之心和对百姓的关怀。

王述发布命令后,又召回老人和孩子,展现了他的善良和对民众的责任感。

林玉城终于深深出了口气,剧烈跳动的心,才慢慢舒缓下来。

林玉城顺着这个思路,深入分析王述此举在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