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城置身于府学之中,四周是一片浓厚的学术氛围,他仿若一颗渴望汲取知识甘霖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持续扎根、生长,全力为即将到来的乡试精心筹备。
乡试,作为科举之途的关键环节,其意义非凡,犹如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跃,其考试规制森严复杂。
共分三场,每场长达三日,对考生的才情、学识、思维敏锐度以及应变能力皆是严苛至极的考验。
按既定规制,八月初九,乡试首场盛大开启。
此场仿若一场儒家经典的深度巡礼,重点聚焦于对四部儒家圣典的精研细究。
从《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中审慎择取一文深入阐释。
这不仅要求他对原文的字句熟稔于心,更要能精准地挖掘出其蕴含的深邃哲理与道德教诲,每道四书题的作答,皆需洋洋洒洒二百字以上,方能将其中要义剖析透彻。
与此同时,还需构思一首五言八韵诗,于韵律与意境间巧妙穿梭,以展现其文学才情与艺术审美。
此外,五经中自选本经所出的四道经义题,则是更大的挑战,每道题字数下限为三百字,这迫使考生必须广泛涉猎诸家注释,融会贯通,方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彰显其深厚的经学功底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十二日,第二场考试其内容丰富多元,犹如一场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演练。
不仅有五经相关题目一道,检验考生对经典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更涵盖诏、判、表、诰等公文体裁的写作。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仿若穿越时空,化身古代能臣,熟稔古代公文的规范格式与严谨行文风格,用词精准恰当、语气合宜得体。
且一道议论文的字数不得低于三百字,这需要考生在有限的篇幅内,迅速确立明晰的论点,佐以充分的论据,展开有力的论证。
从多方面考察其文学素养、逻辑思维以及对政务的思辨能力,看其是否具备处理政务、建言献策的潜在才能。
至十五日,第三场考试重磅登场,此场聚焦于时务策,宛如一场时政风云的学术研讨会。
要求考生以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思考力,紧密结合经学理论,对当下的时事政务发表鞭辟入里的议论与高屋建瓴的见解,共设五道题目。
这考验着考生能否学以致用,将平日所学经典智慧灵活运用于实际政务分析之中。
于复杂多变的时政局势里,精准剖析利弊,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旨在筛选出既有扎实学识根基,又具治国理政远见卓识的贤才俊彦。
面对如此沉重且艰巨的学习任务与考试重压,林玉城的眼神中却透着坚毅与执着。
他日夜沉浸于书卷的墨香之中,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前,他已诵读经典,字正腔圆;每一个夜晚,烛光摇曳,他仍在奋笔疾书,反复琢磨。
逐字逐句地精研经典要义,反复揣摩诗文韵律与行文笔法,力求每一篇作品都臻于完美。
时刻关注时事动态,心系天下苍生,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大势紧密相连。
他深知,这是一场不得不战的征途,唯有全力以赴,在每一道题目上都做到应答如流、见解独到深刻,才有可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
林玉城除了进学的事情以外,在加冠之后,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事,便是自己尚无表字。
在他的认知里,表字对于一位成年士子而言,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既能彰显品德修养,又可寄托高远志向。
如今自己缺失表字,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独少了一份彰显身份与志趣的标识,心中不免空落,且隐隐有些不安。
遂怀着敬重与期待,铺展信笺,研墨挥毫,向恩师贾雨村倾诉心中所惑。
其言辞恳切,如潺潺溪流,尽显对恩师的尊崇与信赖。信中写道:
“恩师大人膝下,敬禀者:自加冠之礼成,门生便常思及表字之事。
环顾四周,众贤皆有雅字相伴,独我尚缺,似孤舟行于浩渺沧海,却无楫可凭,彷徨无依,心下实难安宁。
恩师之德,如巍峨高山,令人仰止;恩师之学,似浩渺沧海,深不见底。
门生冒昧,斗胆恳请恩师赐下表字,以使我于世间行走,礼仪周全,有所依傍,亦能时刻以字警心,砥砺前行。
再者,乡试之期渐近,门生于本经之选,仍如置身迷雾,茫然无措。
恩师学贯古今,睿见卓识,定能为门生拨开迷雾,指明明路,解此困厄。
门生惶恐万分,唯翘首以盼恩师之训诲。
生林玉城稽首再拜。”
贾雨村接信之际,便深知此事于学子而言,意义非凡,不容有丝毫懈怠。
他即刻净手焚香,凝神静气,援笔铺纸,回信道:
“玉城贤契如晤。展信安好。
闻汝与黛玉皆身康体泰,为师心中甚感宽慰。
尘世喧嚣,诸多纷扰,而汝等能安好如初,实乃幸事。
至于汝求字一事,为师慎思良久,反复权衡。
观汝之名,中有‘城’字,城墙者,经风雨而屹立不倒,历岁月而坚如磐石,其坚毅之性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