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会试(1 / 2)

会试,作为科举考试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其地位举足轻重。

乃是较乡试更为高阶,而相较于殿试稍低一级的重要考试。

由于天下士子纷纷汇聚京师以参与这场考试盛事,故而得名“会试”。

又因其通常在每年春季由礼部负责组织操办,所以也被称作“春闱”或者“礼闱”。

这一考试制度的称谓最初源起于金朝,后历经元、明、清诸朝,一直得以沿用传承。

会试的主持机构为礼部,其正、副总裁皆由皇帝亲自任命,充分彰显出这一考试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而应考者的范围颇为广泛,涵盖了各省乡试脱颖而出的举人以及在国子监就读的监生。

他们皆有机会在会试的舞台上一展身手,为自己的仕途拼搏奋进。

彼时,另有同考官十八人参与其中,随着时代的推进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同考官的数量有所增加,最多之时曾达二十人。

且这些同考官大多由学养深厚、才德兼备的翰林担任,他们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经验,为会试的公正评判与人才选拔贡献力量。

在考试流程与规范方面,会试与乡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诸如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一系列手续,均严格遵循既定章程与标准,以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结果的真实可靠。

从考试内容来看,会试极为注重经义的考查,相对而言诗赋所占比重较轻。

这种倾向旨在选拔出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理解与体悟,能够在治国理政等方面提供深厚理论素养与思想见解的人才。

会试一旦取中者,便被称为“贡士”,亦有“中式进士”之称,而其中成绩最为优异者,荣膺“会元”的桂冠。

其录取名额并非固定不变。

在明代时,大约每科录取三百名左右。

并且会依据南、北、中三地域的不同情况,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录取,力求地域间的平衡与人才的多元选拔。

到了清代,录取名额则不再有定额限制,每科的录取人数在一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之间不等。

具体数额会综合考量各省应试人数的多寡、省份地域的大小以及人口数量的情况等因素后予以酌定。

以此确保科举选拔制度能够广泛地网罗各地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治理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与智慧力量。

二月初八,晨曦微露,林玉城便早早起身,心中满是对今日会试的紧张与期待。

王梦瑶早已将考试用具悉心收拾妥当,她那认真仔细的模样,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

林玉城仍不放心,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毫无纰漏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随后,他开始享用早饭,可心思却全然不在饭菜之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过往苦读的日日夜夜,以及对这场会试未知结果的忐忑。

饭毕,在贾雨村的千叮万嘱声中,以及娘子那饱含关切与期望的殷切目光下,林玉城深吸一口气,登上了早已等候在门外的马车,缓缓向着贡院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林玉城心潮起伏,他深知此次会试意义非凡,关乎自己的仕途前程,也承载着家人与师长的厚望。

临近贡院,便看到门口熙熙攘攘的考生,心中暗自思忖,今日贡院门口的考生,真是非富即贵。

毕竟都是已有官身之人,与乡试时的场景相比,当真是千差万别。

这些人或神色傲然,或故作镇定,但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还是在不经意间从眼神中流露出来。

卯时一到,一位面黑身正的官员威严地出现在龙门处,此人正是此次会试的龙门官。

林玉城心中一紧,考过乡试的他,自然知道这龙门官接下来要举行验明正身的搜检工作。

虽说这搜检程序极为严格,但也明白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毕竟以往确实有那心存侥幸之人,妄图将一些不该带进来的东西,夹带进入考场,如此行径严重影响了考试公平。

执行搜检的皆是有过数次经验的老兵,他们个个神情严肃,目光犀利。

搜检时,由两个军士先后进行搜检,这般安排便是为了防止懈怠和舞弊。

林玉城看着这阵仗,不禁暗暗担忧,深知对于考生而言,一旦被搜出有作弊行为,贡院外带枷示众一月,且永久取消学籍。

这惩罚对于已有官身的举人来说,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多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家族的声誉也会蒙羞。

会试的搜查比乡试要严格许多,光是衣物方面的要求就令人咋舌。

不论是衣帽,还是袍子裤子,都必须是单层的,袜子亦要用单层的,鞋要用薄底。

林玉城想到这,下意识地缩了缩脚,这京城的二月春寒料峭,如此单薄的穿着非把人活活冻死不可。

好在后来允许带皮衣、毡衣等进场,但皮衣必须去掉面子,毡衣必须去掉里子……

他心中不禁苦笑,这层层限制,当真是把作弊的路堵得死死的。

其次,对于考试物品也有严格的规定,考卷袋也不能有里子,装水的杯瓶只能用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