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中药不是汉方药(3 / 4)

正常上班,同时到瑞金医院进行继续治疗。

穆父对六院和李平安是很感激的,经常和亲朋好友甚至是医生说起自己在六院治病的事情,还说要不是李医生他可能就活不长了。

这种话说的多了,自然会被有心人听到。

终于。

一个叫青木的鬼子辗转从一个医生口中听到了这件事情。

糖尿病暂且不提。

脓毒血症、肝病,这些在东瀛那边都算是极其严重的病症。

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居然还能将病情控制住不让其继续发展。

青木不得不感叹中医的神奇。

自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西医凭借其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和快速见效的治疗方法,迅速在国内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中医也被贴上了“伪科学”的标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评。

进入民国时期,中医的处境变得极为艰难。

北洋政富决定不发展中医教育,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富开始有计划地废除中医。

郭嘉成立后,中医的命运才有所好转。两年前国家开始恢复中医教育,建立了三所中医学校。

然而,这些学校的教育体系仍然深受西医影响,中医的传统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就是在这种中医遭到质疑的情况下小鬼子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医知识的掠夺。

从抗战时候大肆掠夺中药方子到现在偷偷摸摸的掠夺,再到后来两国建交、改开以后大肆收购。

小鬼子从来都是狼子野心。

后世。

他们在中药领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拥有全球90%的中药市场份额和超过70%的中药专利。

相形见绌的是,我国在国际中药市场的份额仅为2%,专利申请比例更是低至0.3%。

小鬼子将中药改称为汉方药,进一步减弱我国对中医、中药的影响,淡化其本源和出处,但凡是能够申请专利的药方都申请了。

青木就是来华夏进口中成药的人员之一。

流感的时候他们从国内进口了板蓝根颗粒和其他中成药,一直对中药的良好作用念念不忘,虽然一直在国内进口中药,但若是能够收购一个好方子或者是见识一种好的治疗方案,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青木认为李平安肯定是让穆父使用了了不起的药物,要不然他能好的这么快?

为了弄明白这件事情。

青木专门去找穆父询问,甚至还请他吃了饭。

穆父是知道李平安的治疗方案的,他看过药方,也和儿子讨论过药方中的中药和西药。

只是。

穆父是从动乱年代走过来的人,他对小鬼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痛恨。

小鬼子越想得到的消息就越是不能让他们知道。

穆父面无表情的吃完饭,最后却说他又不是医生怎么可能知道李医生是怎么治病的?

反正。

到药房拿了药之后吃了就行。

李医生让他怎么吃他就怎么吃!

青木有些郁闷。

穆父守口如瓶,一番回答可谓滴水不漏。

他居然没能从穆父的口中得到任何的信息。

他算是白请穆父了。

若是想要探知事情的究竟还要去找李平安本人啊!

青木特意的去了一趟京城,找了一个双方互相交流的借口去找了李平安。

有意无意的说起穆父的事情,试探李平安想让他说出究竟是如何治好穆父的,还许以重利,说是李平安要是能够将详情告知,他会给对方天大的好处。

青木说可以给李平安三千块钱,想必李平安家里也是没有电视的,他愿意再给李平安买两台电视,一台放在家里,一台放在六院。

李平安则说电视机就不用了。

现在国内生产电视机的能力可能高了一点儿,但依旧是紧俏货,不好买。

况且。

李平安不喜欢看电视,家里不需要。

六院也不需要。

医院里的病人太杂了,大家要是在一起看电视的话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李平安说可以折成钱。

电视机不要。

如果能给他五千块钱的话就可以将治疗穆父的方法告诉青木,不过必须先给钱。

青木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了。

如果能得到一张传世药方,五千人民币又算什么?

而且。

这家伙还期待着和李平安继续做交易呢。

即便是在国内李平安的医术甚至是中医水平都是很有名望的。

如果搭上李平安这条线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传奇药方传回国内。

他是大大的有功!

上午谈妥,下午青木就迫不及待的将五千块钱给李平安送到家里了。

李平安到六院上班的时候被青木拉到了医院家属院小院儿进行交易。

李平安收了五千块钱以后也不客气,在书桌上提笔给青木写了一个药方,说是自己就是用这个药方解决了穆父的问题,控制了他的病情。

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