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见赵高谦虚模样,继续笑着道:
“本来还想给赵少府提个醒,现在看来倒是大可不必。”
“少府罢黜百家,不止是我兵家,之后其余诸家肯定也会陆续来寻少府。”
“不过,少府熟读百家经典,想来也自是不惧。”
赵高闻言,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儒家孔鲋。
此人早已携儒家诸人前来堵过他了。
有一点,蒙恬说的很对,那就是其他诸家之人真来寻他,他确实不惧。
原因倒不是蒙恬所说的他熟读百家经典,而是他压根就不会去见这些人。
要不是孔鲋乃圣人之后,蒙恬乃是大将军。
赵高说不得也不会来见这两人。
什么档次,也配和我赵高见面?
当我这个打工人是白混的?
“多谢蒙将军提醒。”
赵高先是拱手谢了一声,然后又道:
“若无他事,在下便先行离去,考工室那里还有许多事需我前去统筹。”
蒙恬也知道这是借口,道:
“不敢在耽误少府,少府请自便。”
赵高起身欲走,蒙恬、蒙毅二人起身欲送。
赵高见状婉拒,道:
“不必送了,我自去即可。”
蒙恬与蒙毅二人一直将赵高送到府门外。
直到赵高身影消失不见,蒙恬二人才回到府中。
蒙毅看着案上蒙恬亲自抄写的《三十六计》,问道:
“兄长,这本兵书价值几何?”
蒙恬看了一眼蒙毅,道:
“你刚才不也全程旁听着吗,能不知道这兵书的价值?”
蒙恬顿了一下,沉声道:
“此书,当为兵家经典。”
蒙毅闻言,颇有些无奈道:
“我原本只以为赵高精通狱讼,未曾想他在兵法也也有这般精深造诣。”
蒙恬也感叹道:
“我亦未曾有此料想!”
说完后,他突然想起自家兄弟似乎和赵高还有点过节,于是他问道:
“我记得,你以前是不是跟赵高有过摩擦?”
蒙毅点头,将赵高犯错,他依法判处其死罪的这点摩擦,说将出来。
最后,他强调道:
“即便赵高此刻深受陛下恩宠,但若他再犯错,我依旧会依法惩处,绝不轻饶。”
蒙恬亦是赞同道:
“合该如此!”
他蒙氏一族,世代忠良。
自先祖父蒙骜,先父蒙武,再到他蒙恬、蒙毅,无一不忠于陛下,尽忠职守。
岂可因他人权势,而绝忠弃义。
蒙恬不再多言,又爱不释手地拿起《三十六计》,认真品读了起来。
还未读到一半,他忽然抬起起头来,道:
“快,速去请通武侯来此,此等兵家经典,当与之一观。”
蒙毅闻言立即道:
“我这便去。”
他不打算让下人去,准备亲自去请。
不一会儿,王贲乘车辇而来。
王离一旁随侍。
蒙恬起身相迎道:
“通武侯,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王贲一手拄杖,一边被王离搀扶着,道:
“无恙无恙,不知蒙将军请老夫前来,所为何事?”
蒙恬也不啰嗦,直接将手中竹简递于王贲,道:
“这部兵书,还请通武侯一观。”
王贲略微有些惊讶,道:
“竟能让蒙将军这般重视,老夫倒确实想要一观。”
蒙恬邀他至此,竟只是为了一部兵书,这如何不能引发他的好奇心?
蒙恬是何等人物?
家父已卧床,他又已年迈,王离尚未成长,其他将领无一人能与蒙恬相比。
蒙恬可谓是现在大秦的兵家第一人。
这等人物都如此重视的兵书,足见此兵书之不凡。
王贲郑重接过竹简,看到书名,不自觉读出声来:
“三十六计?”
他继续往后看去,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一看。
王贲是越看眼睛越亮,越看神情越激动。
看到最后,连身体都忍不住微微抖动起来。
王离见此异状,忙道:
“父亲无恙否?”
王贲并未理会王离,他早就一心沉浸在兵书之中。
直到看完,瞧见一旁满脸忧虑的王离,这才道:“无碍。”
说完,又看向蒙恬道:
“蒙将军,这部兵书不知可否给犬子一看?”
蒙恬伸手道:“自无不可。”
王贲将《三十六计》递给王离,并叮嘱,道:
“好生观看,切莫囫囵。”
王离知晓轻重,认真地看了起来。
王贲脸上有些复杂的看向蒙恬,道:
“不曾想,蒙将军竟能写出这般惊世之兵书,可谓是兵事奇才。”
“只怕蒙将军在兵法上的造诣已快不下于家父了。”
在他想来,此等兵书,除了蒙恬外,整个大秦无人能够写出。
此兵书之作者,其兵法之造诣,兵事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