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根本造不出那样的粒子对撞机,我当然也希望我们能有那样的对撞机,希望我们能实现大统一理论,但......”
郁南风摊了摊手,一脸无奈:“我来之前去了一趟材料科学院那边,他们说我们在微观纳米领域的研究已经碰到了瓶颈,联合科学院里边,赤焰文明的那些科学家也这么认为,我们已经不能从更小的结构入手制造更强大的材料了。”
郁南风比刘迷言来得早,这些话之前他就跟岳渊说过,现在只是复述。\t显然他在刘迷言想要来跟岳渊说这件事之前,就已经考虑过更强大粒子对撞机的事。
倒不是什么泄密,毕竟这事儿在科学家早已不是秘密,早在数百年前,大家就知道当年的太空多点粒子对撞机满足不了实验物理学家的胃口。
“噢?这话什么意思,是他们觉得在材料技术上应该还有进步,还是认为已经走到了未实现大统一理论前的尽头?”刘迷言摸着下巴,一副思考郁南风所说内容的样子。
“两者都是。”郁南风说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答案,他没有卖关子的习惯,直接就接着解释道:“在三级文明层次,我们已经走到能极尽的微观尽头是肯定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纳米技术已经是三级文明的巅峰存在,除非实现大统一理论,否则已经没有进步的可能。
可以说基础已经没有办法进步了,但在结构上却还有其他可能,就比如我们的1号合金跟2号合金,这个你应该不陌生吧。”
“当然。”刘迷言配合地搭了个话。
郁南风点点头,目光在岳渊和刘迷言脸上扫视,接着开口道:“我在材料科学院那边了解过,其实从现在我们的技术层次上看,当年我们能搞出这两种合金,狗屎运的成分占大半。
虽然看似从那艘未知文明飞船残骸中研究出来,可实际上许院士却告诉我,当年他们在研究的时候,其实也是有点蒙的......这么说吧,1号合金的出现其实是他们在亿分之一的概率面前,成功蒙对了各种参数,简直逆天。后来你也知道了,他们根据那个参数成功复制了1号合金的制造工艺。
其实在真正掌握真?纳米技术的核心之前,1、2号合金对我们人类来说一直是一项黑科技,我们知道怎么造却不知道造出来的它为什么会那么强大,当然,后来我们深入微观之后知道,是因为两种合金本身就是一种量子材料。”
对于量子材料这个说法刘迷言还是很清楚的,就连岳渊都知道。
说的不是量子效应材料,而是说1、2号合金的制造过程运用了量子技术,比如凝聚态透析、单个缺陷杂质掺杂中运用到的量子态相干技术、俘获离子技术、用量子模拟的原子阵列技术等等。
见两人都一副了然模样,郁南风接着说:“所以我们还是有希望在现有的纳米技术层面上,通过改变物质的组成结构,创造出一些神奇材料的......”
这话一出,刘迷言就听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他立刻打断道:“等一下,什么神奇材料?不要以为是搞粒子物理的就对材料技术什么都不懂,据我所知,制造更强大对撞机的话我们现有材料就可以吧?
造一台长度达到6684.6个天文单位的对撞机的话我们只需要将一节节模块化生产的结构在太空中拼接不就行了,还用什么神奇材料?”
郁南风:“......”
你特么还真想造一台如此长度的对撞机啊,那以后要研究万物理论,岂不是要搞一台直径1000亿光年的环形离子对撞机?
这根本不现实嘛。
郁南风觉得,这些粒子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真要疯起来比自己都疯,自己虽然在工程设计方面也追求更大更强、大力出奇迹,但起码还考虑在工程方面可不可行,这帮家伙是拍着脑袋就说。
也不想想真要造一台6684.6个天文单位的对撞机,那得挖空多少个恒星系统才能办得到,从工程难度上看,它跟戴森球都有各自的难度。
一个是要考虑恒星引力因素,另一个是要考虑因为距离太远的原因而引发的各种参数问题。
其实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是有能力制造戴森球的,不过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以太远这么大的恒星为例,制造一个厚度大概为一百米的将其包裹的戴森球,所需的材料整个太阳系的星球加起来都不够...不包括太阳本身。
粗略计算一下就知道,挖矿整个太阳系除太阳之外所有星球、小行星,大概也就够戴森球所需物质的百分之十七左右。所以想要造一个戴森球,人类得去其他恒星系挖矿,按照这个比例粗略估计,挖空六个恒星系大概就够了。
有这本事还造什么戴森球。
相比之下,造一个6674.6个天文单位的粒子对撞机,如果半径五十米的话,所耗材料大概会少一些,但这么长的对撞机可不是光用材料堆砌起来的,它还涉及到每一段加速器节点的各种仪器设备,每一个节点加速器的能源供给系统、时间延时调配等等一系列问题。
大能级对撞的捕捉观测也是一个大问题,人类只是在理论上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