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看着很默契,实际上各有各的苦衷。
人类由于不知道全同自旋打击的具体范围,也不清楚自己能不能看得出来,故而在操控天琴号作战的时候非常谨慎。
每次靠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跑到电子战舰全同自旋打击范围,被人家一发秒掉。
毕竟那种效果,神矩文明已经给人类详细描述,天琴号虽然是夸克质材料装甲,但面对那种空间范围性打击还真不一定扛得住。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怕自己观测不到,没法预警提前跳出打击范围,这才是人类最担心的。
所以天琴号在每次量子宏隧穿的时候,都没有一下子跳到电子战舰脸上,而是一次次靠近,每次靠近一点点,试图凑到自己量子放逐打击的范围。
天琴号的这种行为自然也被收割者察觉到了。收割者现在已经肯定天琴号有某种杀手锏,但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也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收割者也很谨慎。
如果以前,收割者必不会如此,因为在遇到天琴号之前,电子战舰都是碾压式的作战方式。而如今,天琴号的强大让他们意识到,人类文明绝对不简单,他们的战斗力确实达到了骇人的地步。
电子战舰与其一番交战下来,许多收割者都心情沉重。
因为他们很清楚电子战舰的强大,那微观电子可是七级文明造物,可如今居然有一个六级文明凭借自己的科技,与其斗得旗鼓相当。
而且从如今情况看,这天琴号必然还有杀手锏,普通交战都打成平手,若是让对方用杀手锏那还得了,可不能阴沟里翻船。
好在收割者也注意到,天琴号的杀手锏似乎也要靠得很近才能发动,或者是说,才能确保命中。
为了确认这个判断,收割者控制着电子战舰与天琴号从这片星域打到那片星域,战场范围直接被两艘旗舰扩大了数百光年。
在缠斗的过程中,电子战舰也在不断试探天琴号。收割者控制着位置互换位移的距离,如同天琴号那般每次“瞬移”都靠近一点点,然后再往外跳,看看对方的反应。
双方从一开始的大打出手,渐渐变成通过“瞬移”比拼敏捷性。
所以在百余光年外,两艘战舰的战斗曾一度变得十分安静,双方都只是在“瞬移”,似乎真的是在比试谁具有更灵活的机动性。
如果从光学视角看,那两艘战舰的残影绝对布满战场星空。
双方也通过这种方式,试探着彼此的“瞬移冷却时间”。
而如今,这种试探似乎不约而同地结束了,大概是双方心底已经对对方的瞬移能力有了判断。
那么就剩打击距离、打击范围了。
而且,双方其实也挺急的,于是在安静一阵子之后,便再度动了起来。
恒星系另一端的电子战舰直接开启位置互换移动,在星空中画出无数个Z字路线,向着中间的恒星奔去。
天琴号也没闲着,在曲速增强装置的加持下,它直接以256倍光速迎着电子战舰就冲了过去。
两者一个走Z形路线,一个走直线,齐齐向中间的恒星系移动。
因为这个恒星系被两个文明默契地当成了新战场。
此刻,两艘战舰就好似两个说好“用最后一招决胜负”的两名剑客,双方默契地将这个恒星系当成最后交手的地方。
几光年而已,两艘战舰通过曲速和瞬移相结合,很快就从相距三光年,拉近到一百个天文单位。
这个距离已经让双方都处在恒星系之中,而这也是双方多次试探探查出来的安全距离。
再靠近的话,是否会进入对方的范围性打击区域,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两艘战舰在彼此凑到凑如此距离之后,就很默契地进行了侧向位移,那动作宛如空间转弯的雨燕,完全没有减速,方位是中间的恒星。
“相对距离:98个天文单位、96个天文单位、91个天文单位.”
“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
“哼哼,果然不出所料,对方也没有使用位置互换位移!”
天琴号上,人们正紧张地交流着信息,驾驶员们更是全神贯注,将自己的专注力都放到对面的电子战舰上,只要在天琴号发动量子放逐打击之前发现电子战舰有异样,他们就立刻在视角共享系统里将信息快速共享给同伴。
人们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电子战舰上的收割者也很紧张,他们也在不断看着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且也做好了发动全同自旋打击的准备,当然做好准备的还有位置互换位移。
但凡发现对方率先发动未知方式打击,电子战舰绝对第一时间跳出去,想法跟人类文明如出一辙。
正是如此,所以在天琴号和电子战舰转向和彼此渐渐靠近的过程中,都没有使用“瞬移”移动方式,而是以曲速慢慢靠近。
双方都做了两手准备。
下面就看谁的手更长了。
看着不断减少的数字,双方都屏住了呼吸。
终于,当距离拉近到七十八个天文单位的时候,电子战舰启动了全同自旋打击。
全同自旋打击显然是范围性打击,范围性打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