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知了和少年心(1 / 2)

夏天依旧炎热,但是阻挡不了农村孩子出去玩耍的心。对于李明来说,夏天最好玩的莫过于抓知了。

在李明的记忆中,常见的蝉有四种,一种叫蟪蛄,体型最小,一般春生夏死。庄子的《逍遥游》里有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指的就是它。

一种叫黑蚱蝉,体型最大,叫声也最大最响亮,一般能活到10月份,有时候走在路上经常见到即将老死的蚱蝉,抓不住树干掉在地上呻吟就是它了。

农村的小伙伴们经常抓这种蝉来烤了吃~

还有一种正是李明身前的大树上,正在“vi~vi~”叫的知了,秦人就叫它vivi,这家伙学名叫斑透翅蝉,身上一般有白色、绿色和黑色三种颜色交织。

李明做了一个长长的黏杆,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根长木棍的一头用铁丝拧成一个圆绑上,再找一些大蜘蛛网粘上去就做好了。

北方农村大蜘蛛可多了,结的蛛网又大又黏,量管足。李明家里有就好几只大蜘蛛。

此李明轻轻走近,然后把黏杆往那蝉背上一贴,当即拿下。

可怜树上那只斑透翅蝉饱饮树汁,满足之余随众蝉在高歌,冷不丁一物从身后袭来,猝不及防之下被牢牢黏住,只得不停挣扎,发出无力的惨叫。

他抓住不停挣扎的蝉掐掉翅膀,塞进了口袋,一会儿带回去喂猫。

第三种就是蒙古寒蝉,那种蝉的叫声,就是“知了知了”,在李明的印象中,尤其是傍晚这种蝉最活跃。

最不常见的,当属松寒蝉了,它的叫声比较婉转,就好像在唱歌,有起有落的,李明只闻其声,却从来没抓到过。

至于其他的奇怪蝉类,他实在是没见过。

李明拿着杆子在村里转来转去,一会儿就抓了许多,大点儿的留着,小的直接喂狗,家里的黄狗一直跟在他身后,吃的不亦乐乎。

村子里穷,只要是肉,狗子都不挑,蚂蚱知了老鼠,你敢给它就敢吃。

晃晃悠悠一上午过去了,李明回到家,段琴看到满头大汗的李明,嗔怪着让儿子赶紧去洗把脸。

李明嘴上答应着,放下竿子转身就找起了猫,发现这家伙在门口的核桃树上睡觉,正准备把它叫下来。

突然灵机一动,掏出一只蝉,心念一动,那只蝉被操控着站在了狸花猫的脑袋上,由于没了翅膀,只能在猫头上缓慢爬行。

狸花猫睡得正香,被那蝉落在头顶,猝然惊厥跳起,差点就掉下树来,一看是只知了,“喵呜”一声又扑上去,大口大口咀嚼起来。

李明嘿嘿一笑,将口袋中十几只蝉全部掏出来,在意念的操控下,接二连三的朝着猫咪飞过去,猫咪这下可有些忙不过来,又是惊恐躲闪又是抓捕吞咽,忙得飞起。

李明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停的操控知了往猫咪身上爬,吓得猫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毛发炸起,甩着尾巴在树上不停辗转腾挪,俨然一副狸花猫知了大战的架势。

现在自己已经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控制了,其实今天上午抓知了,自己仅靠异能就可以将知了控制起来,落到自己的手上,完全没必要使用黏杆。

但是转念一想,异能固然方便了自己做很多事,但是同时也使得抓知了失去了原本的乐趣,所以他还是决定自己动手来享受这番乐趣。

再次体味童年的乐趣,这种感觉嘎嘎爽。

看到猫咪吃完了蝉,坐在树上开始舔毛,还时不时用舔过的爪子给自己洗脸,李明也看够了热闹,转身向屋内走去,今天还有一件真正的正经事要办。

余幼时,家贫,但是好像家里有一些铜钱来着。

李明来到爸妈住的房间,他们住在东边屋子,他按照记忆,在墙上的储物格里找出了一个罐头瓶,里面塞着一些纸币和钱币。

上辈子自己不懂事,听说村里的小卖部也可以用铜钱币,贪吃之余,把罐子里的钱币都拿去换糖吃了~

李明拧开罐子,把里面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大致的分了一下类,里面有十来张粮票,五张一两分钱的纸币,剩下的就是一些铜钱和一枚光绪元宝。

看完这些东西,李明大失所望,几张粮票,不值钱;国家第二版的一分、二分的纸币,也不值钱。

唯一值钱的可能是那些铜钱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枚看起来有些暗黄,上面印有四川省造和十文等字样的光绪元宝,搁到二十年后,可能值个几百块······

因为后世李明读大学的时候有看到过,当时还后悔的不行,那可是好几百块钱~

但是这会儿,这东西啥也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明又开始翻看那些铜钱,有光绪通宝和宣统通宝,至于到底是哪些版别和尺寸,自己也不清楚,值不值钱压根自己没个数,只能悻悻作罢。

这年头家家基本上都有一些老物件,老钱币,只是奈何,李明没这方面的知识,发不了这方面的财。

有句话不就说么,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听着外面的知了叫声,李明有些烦躁,他还是希望自己尽可能的早些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