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带着消息离开了。
只留下太子和晏殊在原地。
“阁老,你说,三弟他会不会……”
太子话里有话,但是他也不敢说的太清楚明白。
三皇子沉寂许久,但他手里也不是没有资源。更别说,他还有皇后的支持。
所以,方才晏殊将真实情况全盘托出,也未免没有暂时拉拢三皇子的意思。
陈云在金銮殿上大出风头,把他这个太子,还有三皇子给彻底比了下去。
不但暂时拿了他这个前线总指挥的权责,就连朝堂的风向,也因为这件事情而改变。
因为这件事情,他虽然身为太子,但是,朝堂之上,认可他的朝臣,只怕已经不多了。
就算他是太子,也需要朝臣的支持度。
他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所以,今天三皇子上门来求问信息,他为了示好,向三皇子分享了前线的消息。
只要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陈云,那他就要无条件支持。
就算他们没有公开结盟,但三皇子来访的消息,会给群臣一个信号。
也许有可能,能够暂缓太子这边的颓势。
“阁老,那我们现在要如何应对?”
南凉王揽下迎战匈奴这个大活。
而前线的大周将士,也被陈云暂时地掌控,用作削弱匈奴大军之用。
因为南凉王坚持,原先镇守山鬼关的大军,可以上场。
但是,和匈奴对阵的主战场,南凉王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兵。
可以说,陈胤虽然身为监国太子,但是失去了原先的总指挥的名头,对这件事情的操控力,几乎为零!
这让他忍不住抓狂,但又无可奈何。
晏殊闻言神色一正。
因为皇帝在金銮殿,在群臣面前,已经确立了南凉王作为对阵匈奴的负责人,那太子,自然而然的,对这件事,也就没有了插手的权利。
他皱起眉头,谨慎地向太子提建议。
虽然,他知道,这个有可能会踩到红线。
“殿下,陛下撤下你总指挥的名头。但只要你有兵,不还是可以对这件事情有所干预?”
晏殊的话,带有暗示和引导。
果然,太子起了兴趣。
“阁老不妨明说?”
“如今前线原本的二十万大军被匈奴大军不断冲击之下,只怕剩下不到十万。”
“并且,这十万,还都被南凉王嫌弃,目前用作削弱匈奴大军之用。”
“我们现在也掌控不了他们,你说的兵,又是何意?”
晏殊眼神凝重。
“殿下手上的兵权虽然被剥夺,但仍旧掌监国之责。”
“只要陛下不发话,谁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晏殊又再一次提醒。
太子又沉思片刻。
“但京营十万大军,经过之前大战,损耗甚多,国库亏空,也没有钱补充新兵。”
“再加上之前南凉王整顿京营。”
“京营为了平账,已经库房空空。要把兵练起来,就要钱。”
“现在国库哪有钱?!”
晏殊深深叹息一声。
“殿下,不是京营。而是,东边三十万的边防大军。”
晏殊见太子还是悟不出来,便直接说出口了。
太子闻言,有些愕然。
“什么?!东边的三十万大军?”
“那不行!大梁国拥兵百万,如今有一个匈奴进攻,就已经把我们搞得焦头烂额。若是此时去动东边的边防大军,若是大梁国见我们边防实力变弱,趁机进攻怎么办?!”
“大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很多时候,战争的发动,并不是单纯的外因。
几乎大多数,都是内因触发外因,然后再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此刻大周抗击北境入侵的匈奴,已经是举步维艰了。甚至,要被迫低声下气地,向南凉王求助。
如果这个时候,去动东边的边防大军,因为一个匈奴,引动大梁对大周的觊觎。
那大周才真正是遭了灭顶之灾。
晏殊摇摇头。
“殿下,不是说要调走全部的边防。”
“只需要十万。”
“十万兵力,就算不能抢到南凉王抗击匈奴的功劳,但是若是能分润一下战功,对太子在朝中的名声,也是大大的有利。”
太子此刻却有些犹豫。
十万兵力,那他拿什么理由呢?
晏殊适时开口。
“殿下,您作为监国太子,有应对大周突发情况的权利。”
“难道匈奴进宫,还算不上是一件危急的事情吗?”
“殿下拟票,再由我来签内阁意见。送到东边边防线上去,肯定能借调十万兵力。”
“手上有兵,心里踏实。”
太子闻言,神情一滞。
听了晏殊的办法,他内心挣扎。
这相当于是钻了空子。
一般来说,大周的兵权,都是由皇帝直接来掌控的。其他人,想要获得兵权,都要获得皇帝的朱批。
但是,他现在身为监国太子,掌握了一部分的监国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