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大臣徐胤(2 / 5)

徐氏略记 缓安甫 4144 字 17天前

察百官,维护朝纲。

待到曹丕继承王位之后,对华歆更是青睐有加,大力提拔他为相国,并赐予安乐乡侯的爵位。不久之后,曹丕正式称帝,建立魏国,华歆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被擢升为司徒,位列三公之一,成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黄初七年,曹丕不幸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登基。新君即位,自然少不了论功行赏,华歆因其多年来的功绩卓著,被晋爵为博平侯,同时升任太尉,继续为大魏江山鞠躬尽瘁。

华歆此人,实乃智谋之士、德行之贤!其见识卓越,远超常人。昔日,当陶丘洪意欲参与王芬那妄图废黜汉灵帝的险恶阴谋之时,正是华歆挺身而出,苦口婆心地加以劝阻。也正因如此,陶丘洪方才得以避开这场可能招致灭顶之灾的祸端。

再者,华歆为官清廉正直,令人钦佩不已。其所领的俸禄与得到的赏赐,多数都被用于接济那些贫困的亲戚和旧日好友,以致于自家并无多少剩余钱财。不仅如此,就连朝廷赐予他的女奴,他亦毫不吝啬地放她们出去自行嫁人,给予这些女子重获自由与幸福生活的机会。

此外,华歆对于儒家学说极为重视,并向朝廷建言献策,认为推举孝廉之人时应当让他们参加经学方面的考试,以此来选拔真正具备才学和道德素养的人才。这一建议无疑为国家的选贤任能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而到了太和四年的时候,面对曹叡欲要发动征伐蜀国之战的决策,华歆又一次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毅然决然地上表进谏,恳切陈词,力劝曹叡放弃此次行动。华歆深知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对百姓造成的巨大痛苦,他的劝谏最终成功使得曹叡打消了伐蜀的念头,从而避免了一场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的浩劫。

华歆著有文集三十卷,今已失传,其部分作品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等收录在《全三国文》中这些著作及华歆本人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稳定政权:华歆作为曹魏重臣,积极支持曹操、曹丕政权,参与劝进曹丕称帝等重要事件,助力曹魏政权建立与稳定,在政治格局演变中扮演关键角色。

政策建议:他提出的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等主张,如在《止战疏》中强调“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反映其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对曹魏的治国理念和政策制定有一定影响。

道德典范:华歆以德行高尚著称,如在避难途中对同行老人的仁义之举,以及与王朗坐船逃难时的表现,其言行体现的品德修养和仁义精神,为当时社会树立道德标杆,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引导作用。

教育理念:华歆教育子弟甚严,“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这种严格规范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子弟更懂得规矩和纪律,对当时及后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争议性评价:华歆在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时人如孙策、陈登、曹丕等对其品行高尚、德高望重多有称赞;而太史慈认为他缺乏才略,诸葛亮则批判其主张以魏代汉,不是君子所为。魏晋名士嵇康、晋朝史家陈寿称赞其品行,孙盛则批评他贪慕荣利。

人物形象塑造:华歆的复杂形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写成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这种文学形象的塑造虽与正史有出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他的不同解读。

华歆的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话说那管宁与华歆,曾经一同于园子里锄地种菜。就在这劳作之时,突然瞧见地上有一小片金灿灿的东西,定睛一看,竟是一块金子!然而管宁呢,他目光只是轻轻扫过,便如同见到普通瓦石一般,毫无波澜,手中锄头依旧不停地挥动着,继续埋头锄地。可那华歆就不一样了,他一看见金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弯腰将其捡了起来。但当他瞥见管宁那一脸淡然的神色时,心中不禁有些惭愧,于是又把金子给扔到一边去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某天两人又一同坐在屋内读书。正读得入神之际,忽闻屋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原来是一辆极为豪华的马车缓缓驶过。管宁听到声音,头也不抬一下,依旧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而那华歆呢,他听闻这阵喧闹声,好奇心顿起,竟扔下手中书本,急匆匆跑出去观望那辆豪华马车去了。待他回来时,只见管宁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自此以后,管宁觉得自己与华歆志向、情趣大相径庭,遂毅然决然地割开坐席,与华歆分开而坐,并宣称华歆已不再是能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这个“割席分坐”的典故,正是生动地展现出了二人在面对金钱、名利等外物时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迥异的志趣所在。

且说还有一段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当时正值战乱之秋,华歆与王朗一同乘船避难。行至半途,忽然有人跑来请求搭乘他们的船只一同逃命。华歆一开始面露难色,显得颇为犹豫,担心多一个人会增加风险。而王朗呢,则表现得十分大方豪爽,毫不犹豫地答应让那人上船同行。

可是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