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王华随便找了个酒楼祭拜了五脏庙,那牙行的伙计无论如何也不敢和王华一起就坐,王华也只能随他。
另给他点了一荤一素,让他去楼下大堂吃去了……
四月份的杭州,午间的天气也仍然还算舒适,不冷也不热,至少在王华看来的确是个宜居的城市。
此时,他刚刚租下的宅子前院大门外已经开始有些闹哄哄了,据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伙计赵二所说,那里挤满了近三十号人。
不过还好有人在其中维持秩序,一阵呼喊后终于安静了一些。
那位牙行的崔掌柜邀请下,王华和他一起来到了这这些人面前。
“王公子,这里有二十八人,都是我崔氏牙行作保,并持有城里坊长保书的,是些来历清白的人家。”
上午已经大致谈好,这些佣人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接受雇佣,也就是说得包吃包住。
这個王华倒是无所谓,甚至他反而觉得这样更可靠些。
不过王华没想到的是竟然有这么多人向来接受这份雇佣,看来嘉靖三十一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下降得厉害了啊。
嗯……也有可能原本就不高,所谓的盛世,终究是相对而言的。
明朝平民百姓所谓的过得下去,不过是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所得将将能够喂饱家里几张嘴罢了。
但凡有个小灾荒甚至只是收成稍微差一些,那都是个不知能否过得去的坎。
回过神来,看着崔掌柜不知什么意味的神色,王华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表现的太无知了些。
却不知崔掌柜心中更确定了王华来历不凡,果然是高高在上不沾浑浊的世家公侯子弟,平日里风花雪月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时间关心这些下里巴人生活中的繁杂纷乱呢。
眼前崔氏牙行带来“面试”的这二十八人共来自五个家庭,基本上家长父母都是四十岁以下三十岁往上,带着两三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
这个年龄段,刚好是父母还尚属壮劳力,孩子也能算大半个劳力的时间段。
同时也是一个家庭最难熬的时间段,老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说的就是这个尴尬时候,孩子这个时间段是吃得最多的,偏偏又还不能当个真正的壮劳力来使用。
不得已之下这些家庭都只接受全家雇佣的方式,哪怕工钱少一半,甚至不要工钱。
王华听得嘘唏不已,果然,自古以来咱华夏的老百姓就没有容易的时候。
可是没办法,咱现在只能是穷则独善其身,最多我多雇佣一些人,再多的就爱莫能助了。
最终王华选择了一个姓李和一个姓于的家庭,总共四个大人四个小孩八个人,四个小孩刚好都是一男一女俩“好”字,王华心想讨个吉利也好。
两家的母亲,李氏和于氏带着各自的女儿负责厨房、浆洗等适合女性的工作,两家的男人和小子就负责费力气些的伙计。
崔氏牙行作为中间人作保王华与李、于两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契约。每年一家三两银子,不过得包吃住。
王华觉得这个价格简直低到没眼看,但是这就是现实。
就这李、于两家都千恩万谢的要给王华磕头,王华哪见过这个,赶紧拦住他们。
连说家里不兴这些规矩,只要他们能用心办事就好。
王华将他们两家安排在了前院左右两侧的下人房中住下,留了几个银疙瘩让他们安顿好后就开始整理打扫前后三个院落。
李、于两家的男人都是刚刚30出头的壮劳力,不过面相都较为憨厚,一看就是那种老实巴交的良善之辈。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的生活往往都没法过的太好……
这一晚,王华继续出去在东城区找了间客栈住下,李、于两家人也在大概收拾出王华居住的主屋,又将自己分配的屋子收拾了个大半,才在天黑之前回到了目前的住处。
预计明天再忙个大半天,应该就可以全都搬进来了。
王华的主屋还有许多被褥、铺盖等物品需要添置,这也导致他没法在当天入住。
好在这些琐碎杂事都可以交给李氏和于氏这两个妇人去处理,不用王华来操心了。
第二天一早,王华从客栈出来,在路边吃过早餐之后,还特意打包了十来个馒头回家。
果然远远的在自家大门口就有一个半大少年在等候了,那是昨天见过的佣人李老根的儿子--李二牛
李二牛身高看起来只有一米六出头,在十四岁的这个年纪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
他长得精瘦精瘦的,身体还算健壮,就是生得比较黑!
看着李老根和他婆娘都不算黑啊,也不知这小子是随了谁……
李二牛显然也认得王华,虽然昨天只是匆匆见了几面,但他非常努力认真的将王华的样貌记了下来。
这会儿见了家主虽然有些拘谨,李二牛还是远远的就向王华小跑着迎了过来,远远的就是一个弯腰,得到王华回应之后还殷勤的伸手想要接过王华手中提着的油纸包裹。
“老爷,俺是二牛,俺爹让俺在门口候着您……”
“嗯,二牛你好。”
王华也不矫情,直接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