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宋濂之教(1 / 2)

朱炎对宋濂深施一礼。“朱炎定当铭记先生教诲,为这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宋濂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期许。

“你既已明悟,便要牢记今日之言。朱标公子仁厚睿智,你当全力辅佐,与之携手共进。

好了,那你便坐在左边那张桌子吧,咱们开始今日的课程。”

朱炎再次深施一礼,向桌子走去。

朱标望着宋濂、朱炎两人,只感觉今天的宋先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与那新来的朱炎嘀嘀咕咕说了一大堆,好生无趣。

朱标坐在凳子上正出神,却见宋濂用戒尺在桌子上咚咚咚敲了三下。

朱标一个激灵,连忙正襟危坐。宋濂微微皱起眉头。“标儿,为君者当专注勤勉,不可有丝毫懈怠。今日这堂课,关乎治国理政之根本,你需用心聆听。”

朱标赶忙点头应是,心中却仍有些许不满,目光时不时瞟向朱炎。

朱炎此时已在桌前坐定,感受到朱标的目光,微微抬首,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

宋濂清了清嗓子,开始讲授今日之课:“治国之道,首在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往今来,凡贤明之君,无不以民之福祉为念……”

宋濂侃侃而谈,朱标与朱炎皆凝神倾听,不时微微点头。

随着课程的深入,朱标渐渐忘却了先前的小情绪,沉浸在宋濂的讲解之中。

朱炎更是奋笔疾书,将宋濂的话语一一记录下来。

随着宋濂的停顿,这一上午的课程终于结束。

朱炎揉着发酸的腰陷入沉思,脑海中不断浮现宋濂所讲的治国之道。他想到现代社会的一些治理理念,心中涌起与宋濂探讨的冲动。

朱炎站起身来,恭敬地向宋濂行礼。“先生,炎有一愚见。

如今之世,若能以法治为本,辅之以仁德,使百姓知法守法,同时又能感受到君主之仁德关怀,或许能更好地实现长治久安。”

宋濂微微捋须,沉思了片刻。“炎之见解,确有新意。

法治与仁德,古已有之,然如何平衡二者,实乃治国之难题。

以法治为本,可正纲纪,使民有所畏;辅之以仁德,则能暖民心,得民之拥护。然法治不可过严,以免失之刚硬;仁德不可滥施,以防失之威严。

当审时度势,因时制宜,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汝之思考,可再深入,日后当与标儿共同探讨,为国家之兴盛献智献力。”

朱炎略作思索,而后对着宋濂深深鞠了一躬。“朱炎受教了,多谢先生。”

一旁的朱标静静地聆听着朱炎与宋濂的对话,身为孩童的他,对于二人的交谈内容理解起来颇为吃力。

朱标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拉住朱炎说道:“朱炎,你可真有学问呀!教教我好不好?我拿我娘亲手做的糕点给你。”

宋濂看着他们二人,微微露出一抹笑容,随后悄然离开了房间。

朱炎望着面前这个还流着鼻涕的朱标,顿时感到一阵头大。

然而,眼前之人可是未来朱大佬的太子,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大明帝国叱咤风云的人物,自己此时必须紧紧抱住这条大腿。

“好好好,你先松开我。我会把我所知道的都传授给你,你放心,我会的,肯定都教给你。”朱炎咧着嘴看向朱标。

“那你以后能不能做我的好朋友?我娘天天让我看书,我爹又整日不见踪影,家里都没人陪我玩。

我娘前些日子又生了一个弟弟,就更没时间陪我了。”朱标略带气恼地挥舞着说道。

“你爹肩负着几十万人的生计重任,你娘现在忙着照顾你弟弟,所以没时间陪你,你可不能怪罪他们。

想玩的时候,就来找我。我会玩的可多了,我陪你玩怎么样?”朱炎耐着性子一脸和睦的看向朱标。

朱标顿时欣喜若狂,兴奋地大喊起来。“哦,我有朋友咯,我有朋友了!”

朱炎望着蹦跳而去的朱标,会心一笑,或许只有孩童才能拥有这般纯粹的快乐,毫无烦恼。

朱炎简单收拾一番,踏出了这座宏伟的国公府。

门外,刘福正百无聊赖地坐在马车上等候着朱炎。见朱炎出来,他急忙跑向前来。“少爷,学习得怎么样?我听说今天是宋濂大儒授课?”

“宋濂大儒绝非沽名钓誉之辈,其学问高深莫测。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快回家吧,老刘,累死我了。”朱炎一脸疲惫地说道。

刘福赶忙跳上马车,驾车朝着刘伯温的府邸疾驰而去。

一路上,朱炎陷入沉思。“宋濂大儒教授的知识确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似乎略显古板。

照此下去,朱标成为一名明主固然可行,但如何才能发展朱标的现代人思维呢?必须让他接受现代思维的熏陶才行,将来开海征战四方还得靠他。

老朱年岁已高,且又嗜杀成性,此事可得谨慎为之。看来,我得夹带私货,得给朱标‘好好上一课’才行。”

车外,刘福小声说道:“少爷,您吩咐我找的铺子差不多都谈下来了。

三山街、秦淮河畔、大中桥一带以及北门桥各谈下一间。一年租金二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