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90

大曲县警局的法医是在半个多小时后上来的,整个人显得更疲惫了,摘掉手套拍着身上沾染上的灰尘,言简意赅的道:“经过初步尸检,死者死于窒息性死亡,尸体完全僵硬,死亡时间大概是在25至27个小时之前,具体的还要等回去进一步尸检,通过死者尸体上的尸斑堆积情况,这里大概率不是第一案发现场,死者是被抛尸到这里的。”

法医说完就随手将手套塞进口袋里提着工具箱离开了,在她身后,两名大曲县的刑警小心的抬着裹尸袋跟上。

许年看了一眼法医离开的方向,问了一句,“你们警局有法医解剖室吗?今晚是不是两个案子的尸体一起尸检。”

提到两起案子,谭队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几乎形成一个川字,“我们警局条件有限,法医都是在县里殡仪馆解剖的,除了徐法医,还有一个资深法医刘法医,我们从另外一个案发现场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尸体去殡仪馆连夜尸检了。听到殡仪馆两个字,关夏和庞乐都心心中一凛,只觉得好像突然增加了点玄幻色彩。

谭队问,“你们要去殡仪馆看现场尸检吗?”许年几乎没考虑就拒绝了,“不了,我们等结果就行,对了谭队,我之前给你发了张照片,你看了吗?那是我们分局外聘专家刚才在现场观察环境时发现的一名行迹有些可疑的围观群众,你们可以查一下,说不定有什么收获。”谭队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关夏和庞乐,带着点惊奇的看了两眼,才点头道:“看到了,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既然人就在大曲县,估计我们回到警局时就差不多有结果了。”

因为不是第一案发现场,除了尸体,能找到的线索不多,众人没多久就集体返回了大曲县警局。

上车的时候,关夏特意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23分。随着车子被许年发动,关夏眼睛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实际上脑子在努力转动,她在思考一个问题,犯罪嫌疑人为什么会将尸体抛到离家那么近的下水道里。

她清楚的记得徐法医说的话,死者的死亡时间是在25-27个小时之前,换算一下,那么就是6月26号晚上10点至27号0点之间。大曲县人不多,晚上10点左右可能路上还有行人,但等到0点之后,几乎就是万籁俱静,连车辆都很少,犯罪嫌疑人在杀了死者之后,完全有充分的时间等到深夜,再从容的将尸体进行远抛。

哪怕没有交通工具,死者也只是个孩童,五岁的孩子,顶了天20公斤左右,一个大点的行李袋就能放下,犯罪嫌疑人完全可以将尸体藏在家里,第二天去借或者买辆电瓶车,就能等到深夜轻松的将尸体运走,他为什么非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扔在家门口的下水道里呢?还那么愚蠢的连下水道的井盖都没有放好,以至于轻松的就被人发现了。

关夏想的脑袋都快冒烟了,冷不丁的听许年问,“关夏,你在想刚才的案子吗?”

一直到许年问第二遍,关夏才猛的回过神,这才发现原本正轻松聊着天的庞乐和汪雨也安静了下来,转头看着关夏。关夏迟疑了一下,才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问题其实关夏和庞乐之前就讨论过,庞乐更是在关夏画素描的时候自己分析了许久,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便摆烂了,如今听关夏问起,也懒得动脑,只是用充分求知欲的眼神望向许年。

许年目不斜视的开着车,跟在谭队的车后,简单的思考了一下道:“我怀疑,犯罪嫌疑人可能不是单独居住,那个下水道其实不是犯罪嫌疑人的抛尸地,而是暂存的地方。”

这个猜测倒是与关夏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什么?“庞乐好奇的问,“你怎么推测的犯罪嫌疑人可能不是单独居住。“截止到目前发现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他的行为都太过仓促,"许年解释道:“死者只是一个孩童,相比起成年人的尸体要好处理的多,如果是单独居住,在开了空调的情况下,在密闭的空间暂存一两天还是很难让人发现的,他这么急于将尸体运出来,只能说明他没有让他觉得安全的地方存放。”庞乐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许年的这一推测很快就被证实,一行人刚回到大曲县警局,还没踏入办公室,在走廊的时候就遇到一个匆匆赶来的身穿制服的民警,手里拿着一沓资料,看着谭队报告道:“谭队,你让我查的身份信息查到了,照片上的人名叫伍志明,男,今年29岁,无业,和姐姐外甥一起住,我联系了他居住地址的社区主任,这个人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说话,也不怎么出门,平常都窝在家里,收入靠给人代练,也没听说跟人有什么纠纷,大学毕业后只工作了不到半年就搬到了姐姐家住,一直单身,他姐姐倒是给他介绍过两个人,他也去见了,但都没下文。谭队接过民警手上的资料翻了翻,头也没抬开口问,“他姐姐呢?什么情况?″

民警道:“他姐姐名叫伍月,因为前夫出轨离的婚,离婚后用分到的财产开了一家化妆品连锁店,平常都待在店里,基本是早出晚归,不过从21年开始有了一个固定的情人,两人都在大曲县,没结婚也没同居,但偶尔隔上一两个月伍月会带着孩子过去小住几天,然后再回来,据社区主任说,她和她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