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票得用工分来兑,谁家都兑不了几个。
肉票,工业票,布票,是村里最缺少的东西了。
“能,我能买着。”白清霖摸了摸兜,掏出两张票来。一张写着肥皂六块,一张写着火柴一包。
这两张票都算得上是面值很大的票了,不少票只能换一块肥皂或者半块肥皂,那都是好东西。更别说火柴了,火柴票大多都是一盒一盒的买,一包火柴二十盒,那就是家里一整年的用量。
白家老太太怕他出来吃苦,把好票子都给他带上了。
那婶子一看这个票,双眼冒光。
她左右看看,声音更低了,“白知青,等到了镇上,俺们跟你一起走。我这个篓子里还放了……”最后鸡蛋两个字没出声,只有口型。
她闺女要出嫁了,家里得张罗点儿嫁妆。好东西实在买不到,就想用鸡蛋换点儿实用的东西。这年头,一对儿枕巾就是上好的礼,若是能有两块肥皂几包火柴,都是嫁妆里特别能看的东西了。
至于三转一响……
那是普通老百姓能惦记的东西吗??能有几条腿的嫁妆都已经很拿得出手了!
白清霖点点头,他们不再说话,都开始闭目养神。
朱正民坐在车头那边,身下是一堆乱糟糟的稻草。就这稻草在村里也是好东西,但是他只觉得这辈子没这么难受过。
再看看白清霖,以前被自己哄的一口一个朱大哥,手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他。可是这时候俩人正不合,自从过来,白清霖都没看自己一眼。
朱正民真的头疼,他早就忘了当年下乡时候白清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态度了。在乡下的那几年完全是他不愿意提起的,毕竟他为了以后过上好生活,手里确实不太干净。
可谁知道,以前的好日子还没过够,竟然又回到了这种地方。
老天爷到底再开什么玩笑!
身边的王巧云还在唧唧咋咋的抱怨,不是说住的不好就是吃的不好,然后各种委屈的暗示都是为了朱正民。
女知青只有两个新来的要去镇上,男知青里面多了王建国和王爱民。这俩人因为名字相似又是同姓,进进出出都跟兄弟一样。这次是去镇上拿包裹和信,每隔一段时间,知青们都会有几个人去镇上帮忙带信和包裹。
因为去多了耽误事,所以基本两个人结伴,东西多有俩人也能帮忙拿。
这兄弟俩刚来了一年多点儿,身上那股劲儿还没磨光。现在看着王巧云那个样子,就低着头偷着笑。
知青点真的是太枯燥了,多来几个能折腾的,好歹也热闹热闹不是?
白清霖看着村里人带的背篓有些眼馋,他也应该带个背篓出来才对。否则买了东西没地方放。总不能放在自己的这个军绿色挎包里啊,这么小的包能装什么?
“婶儿,你这个篓子从哪里整的?”他忍不住问道。
今天车上基本都是知青,村里人就两个,就是跟那个姑娘一起来的一个婶子。看着俩人应该是一家。
刚才那姑娘跟王巧云吵架的时候这婶子就在旁边“掠阵”,只要是吵架她们才不怕,估计是防着王巧云他们动手。不过最后王巧云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什么眼皮子浅泥腿子什么的,完全没有杀伤力,直接被大姑娘怼回去了。
这婶子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在就坐在大姑娘旁边,一晃一晃的闭目养神呢。
“村里人不少都会编,你想要?”大婶儿撩起眼皮子看了看白清霖,“你就是那个刚十四岁的小知青?哎哟,长得可真白净,瞅着确实小,不过这个头可不矮。”
白清霖个头确实不矮,毕竟小时候也没吃过苦,外家总是给拿好吃的来,营养上面不缺。同样是十四岁,村里不少小伙子可都没这么高。
白清霖讨喜的笑了笑,他一笑,嘴边就有酒窝,瞅着特别招人待见,“婶子这话说的,高能换工分还是粮食?”
婶子哈哈笑,连那个大姑娘都跟着笑。
“你去镇上买东西不带背篓?”大姑娘也抻着脖子聊了起来,“买的东西多不?实在不行我跟我娘帮你背回来?”
“挺多的,我自己背就成,可是忘了带家伙事儿了。”
不止他没带,来的知青都没带。
吴长青也没提醒,可能是觉得白清霖被来的包裹里面东西已经很多了。这次去镇上买个暖壶也就足够,暖壶有把手拎着就能回来,还带什么背篓呢。
大姑娘娘俩对视了一眼,大婶儿低声道:“你能买着肥皂火柴不?我给你钱,帮我买块肥皂,我给你个篓子。我这个篓子还是新的呢,可结实了。”
肥皂火柴都得用票买,村里吃粮吃菜方便,可是没有票。每年大队上会把白菜萝卜这些任务菜送去供销社换票回来,但是那些票得用工分来兑,谁家都兑不了几个。
肉票,工业票,布票,是村里最缺少的东西了。
“能,我能买着。”白清霖摸了摸兜,掏出两张票来。一张写着肥皂六块,一张写着火柴一包。
这两张票都算得上是面值很大的票了,不少票只能换一块肥皂或者半块肥皂,那都是好东西。更别说火柴了,火柴票大多都是一盒一盒的买,一包火柴二十盒,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