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了在厂里发光发热,搞不了其他的事业。
毕竟现在做生意是投机倒把。
于是,邹和就把重点放在了古玩上面。
目标依旧很明确,走精品路线。
前回在这京旧街捡漏了一个唐三彩。
这回,又能捡到什么呢?
目光一个个扫过摊位上摆放着的东西。
打开‘物品真假鉴定’能力,一一扫视过去。
【鉴定结果:清末民窑普通碗一个】
【鉴定结果:清末民窑普通家用夜壶一个】
【鉴定结果:明末民窑普通鼻烟壶一个】
【鉴定结果:清中期民窑普通菜坛一个】
【鉴定结果:清中期官窑精致彩瓷碗盆一个】
【鉴定结果:现代新碗一个】
……
一个个结果出现在眼前。
不难看出,全部都是正品古玩。
不过年代都太近了,收藏价值不大。
基本都是清末的居多,说白了以邹和彼时的身份来看,清末也就是近代的。
而且都是一些普通的民窑,做工一般,价值就更低了。
具体值多少钱呢,举个例子吧,就普通的一个清末的碗,邹和眼前的这个,做的非常粗糙,整体碗成灰色,碗上面就一个小花,除此之外碗的通体都是灰色,就是一个家用的碗。
这个邹和收到,放个几十年,到二十一世纪,也就值得一二百元,甚至都卖不了。
要急出手的话,可能也就七八十块卖掉。
所以这个收藏起来的意义,就不大。
当然,话说回来,别小看才卖八十。
要知道,现在买下这碗,也超便宜,一毛钱都要不了,跟对方侃侃价,可能三五分钱,就能把这碗拿下了。
五分变成80块,翻了也有1600倍。
这个倍率,是真的不小。
但在邹和看来,还远远不够。
原因之前就说过。
邹和的系统空间,不是无限大的。
邹和的钱,也不是无限多的。
当然还是收精品了。
收这种低端品,麻烦又没价值,出手也难。
……
既然看这摊着的古玩。
除了清末的,明末的也有一些。
不过都是一些价值不大的普通民用瓷器。
收藏这行当,并不是越久远,就越有价值。
要看的方面多了,历史意义,出处,做工,独特性,稀缺性等等。
需要考量的数据很多,这里暂且不表。
就先论一论这品相方面。
放眼看去,眼前的这些货,没有一个品相让人眼前一亮的。
“老板,这个破花碗多少钱啊?”
看到了一个有点花纹的明末碗,邹和随意问问。
“三毛!”
“我去,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啊,三毛钱我买你这碗?”
“那你出多少钱?”
“一分吧。”
“去去去去去,边玩去,一分钱我是不可能卖你的,一分钱我宁愿把它给摔了。”
“哈哈,有志气,那您说最低多少钱卖?”
“既然你也诚心要,我也给你个直接的底价吧,”那老大爷压低声音,伸出三根手指,说道:“最低最低,三分,不能再低了!”
听到这个报价,邹和笑了。
一分宁愿摔了也不卖,三分就乐意卖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邹和还是很震惊的。
不由得感叹一下,这年代,钱的购买力,是真的强啊。
不过仔细一想也对,这些东西都是没有本钱的,换成钱,卖多少就赚多少,价格也就比较随意了,相当于卖破铜烂铁破烂,能换多少钱都行,毕竟没有市场支撑,价格也就没有了标准。
即便是现烧的新碗,也不过几分一个,上毛的碗,都是做工很精细的了。
这年代的钱的购买力如何,就按现在的物价算,举个简单的例子,十块钱这年头,能吃上百碗牛肉面,能摆两桌酒席,能下一次彩礼娶个媳妇呢。
所以一分一毛一块,也很值钱,一块钱就相当于十分之一彩礼钱了。
“算了吧,三分太贵了,我还是留着这钱娶媳妇用吧。”
邹和随意说了一句,继续向前溜达。
本来也没相中这碗,只是随意问下价格,感受一下这年代独有的超低物价。
莫名的,邹和突然想起了穿越来之前的那个世界了,那时候一百元钱,随便逛个超市,就无了。
要是能把那年代的工资,拿到这年代花,估计人人都想穿越进来了。
现在古玩没事市场,是个好事。
正是捡漏的大时机。
只是想捡大漏,也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
把京旧街逛完了,没有发现大的精品。
“果然捡漏不是天天有啊。”
“即便是来到这个年代,也不是处处都是精品。”
感慨一句,邹和打算着要不要随便收些品相不错的物件,也没算白来一场。
“和子哥!”一个声音从下面传来。
邹和视线下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