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中不能没有崔固。他怕陛下让崔固带兵去打匈奴,那朝中就只有他一人了。
朝臣正议论陛下有哪位适龄公主,说到九公主时,梁风站出殿央下跪,请圣上下旨命他带兵征伐匈奴。
群臣骤寂,陛下当机立断驳回,没有半点犹豫,看他的眼神沉了沉。
梁风心下凉了一半,只能站回队列中,听旁人议定九公主送去和亲。
然而,匈奴使臣拒绝和亲,且不留半分余地。
整场朝会,皇帝的神情又肃又怒,半分没有松动。
梁风欲再次请旨带兵,崔固这时却上了折子,自请伐匈。
陛下立刻下旨批允,谴兵四万,崔固接旨后随即着手开始筹备粮草辎重。
下旨派崔固带兵抗匈的同时,军营中贺兰将军的儿子没立任何军功的情况下升衔,升为左将军。
四万兵力的筹集需要十天左右,这期间,北方一座县城被匈奴夺下。崔固一边筹措军资,一边还要跟梁风交接军务。
梁风想不通,“为什么陛下不让我去?”
崔固命人再抱来一堆文书,回首直视他的目光,“王爷觉得,淮南王在与您对阵时,心中会不会也有一丝犹豫?”
梁风愣住。
崔固又问:“或是不忍?”
梁风压不住心底浮起的那一点点希望,可是连他自己都不信,“淮南王若是会对我犹豫,为什么对陛下不会?我不相信陛下真的认为淮南王会对我心存不忍。”
“但是陛下没得选。”崔固神色不动,“这是金丞相的提议。”
“如果我没拦住淮南王呢?”
“您如果拦不住,其他人便都拦不住。”
梁风怔了怔,崔固问:“右将军,你能确保你一定击退匈奴吗?若是不能,匈奴来犯之下,任何人的顾虑都不值一提。”
梁风默叹,只说:“我知道。将领的职责,是保卫大周。”
数日后军备筹集,梁风看着崔固带兵气势磅礴地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