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干啥呢?雕花呢?”二婶子一脸好奇的看着。
“这可不是就是雕花的嘛,你啥时候会这手艺了?”刘小成也一脸疑惑的走了过来:“咱们村好像也没有人会这玩意吧。”
“当然是自学的嘞,以后河床上出的料子卖给外国人,就得先雕出来,能多卖点钱。”苏阳解释道:“你们有没有认识会这手艺的,到时候也能到咱们这上工,有工钱。”
“你别说还真有,吉亚乡有一个亲戚,就在一个小玉器厂上班的,现在快倒闭了,头年里正在家找活呢。”二婶子忽然想起来,“你二叔老姑家的就是干这个的,过了年我跟他说说,兴许能来。”
“那行,二婶子帮忙回头问问。”
“好,放心吧,那家伙手艺也是没的说,还得过大奖呢。”二婶子开始啰啰嗦嗦的讲了起来,现在有一些国营玉器厂生存挺难的,因为西北地区政策实施的较晚,一是面临私有化改制,有些工人面临下岗。二是技术性淘汰,老式的玩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到时候可以找一些有经验的工匠,负责雕刻出口,学习老郑老郭那种模式,从货源到出口一条龙,快速走通国际市场这条路。
苏阳在屋里刻着,手中的工具在玉面上起承转合,这次苏阳用的浮雕和俏色雕的方法,在玉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图案和造型。
再用俏色雕在玉石的原色上进行刻画,比如盛开的荷花,如果想要呈现的更加立体,还需要用到镂空雕刻,将一页页的荷花呈现出来。至于荷叶只需要简单的用线雕勾勒,最大程度的留白,还原意境。
这几种雕刻手法相叠的手艺,没有十年的雕刻经验,根本驾驭不了。
只不过,苏阳将荷叶进行了内卷设计,犹如一张半开的画轴,将荷叶卷轴的中间掏空,这样就显得更加生动,工艺方面确实已经很好了,不过苏阳总是觉得缺少一点灵性。
可自己也一时想不出来,那股子灵光究竟在哪。
一上午的功夫,苏阳只雕刻了五分之一,不过在“大师雕刻”的加持下,双手与玉石的熟悉程度已经得心应手了,相信后面雕刻的速度就会更快一些。
中午的时候,大家吃过饭,都在外面透透风聊会天,有的还要回家看看孩子,喂喂鸡鸭鹅。苏阳连午饭都没吃,仍然埋头雕刻着。
热巴嫂子把饭端了过来,放在苏阳旁边:“阳子,你不吃饭怎么能行呢,嫂子特意给你留了出来,你快趁热吃吧。”
苏阳停下来擦了擦手,端起碗开始吃了起来。
“谢谢嫂子。”
热巴嫂子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苏阳大口吃着,好像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被噎住了,苏阳看了一眼似乎猜出了大概。
“嫂子,你是不是想说拉帮套的事?”苏阳缓缓放下了碗筷,叹了口气:“嫂子,这事我不能答应,你知道我现在在谈朋友,古丽也不能答应。”
“是,嫂子上次糊涂了,净想歪招。”热巴嫂子一脸歉意,“你一个未成家的巴郎子,怎么会跟我这种人拉帮套过日子嘛。”
听到这,苏阳就放心了,又端起碗筷吃了起来。
“但是...嫂子想找你借个火。”
“噗...”苏阳一口饭就喷了出来,“嫂子,你说啥?借什么火?”
热巴嫂子看了眼窑洞外面,也没有什么人,咬着下嘴唇子:“阳子,这事我跟你小成哥已经商量过了,反正嘛,外人也不知道,你就帮嫂子一回嘛。”
“不是...小成哥真答应了?”苏阳一脸懵逼的看着热巴嫂子的俏红的脸:“这这...嫂子这不是难为我嘛。”
热巴嫂子点点头:“小成是答应了,他说便宜外人还不如便宜自家兄弟。”
苏阳愣住了,嘴里的馍馍噎的难受,咳嗽了几声。
“嫂子,我考虑考虑成吗?”苏阳看着刘小成和热巴嫂子,这些年辛辛苦苦耕耘,也不见有什么收成,心里也替他们着急,直接拒绝也于心不忍,只能以后再找机会婉拒吧。
“真的啊,嫂子那就放心了,这碗筷我就先收走了,你先忙吧。”
热巴嫂子开心的像个孩子,收起碗筷就往外走去。
“不是...我说考虑,可没说答应啊嫂子。”苏阳在后面压着嗓子喊了一声。
要说热巴嫂子这种风韵知性的女人,虽然三十多了,但是那皮肤掐出来都是水,确实是便宜了自己了。不过这种借火的事,苏阳只在小说里看过,在现实中确实道德上过不去啊。
苏阳擦了擦嘴,继续看着眼前的荷叶,脑海中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水...”
苏阳立刻在荷叶上轻轻圈了几个点,用浮雕刻画出几滴露水晨珠,整个作品突然就活了起来。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灵性。
“叶沿儿轻沾面,荷珠碎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