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9(2 / 12)

多遍: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乞食之事对士人来说不可谓不窘迫,然而先生在主家馈赠时候便能放下挂碍,与之言谈终日,饮酒赋诗,欣欣然似有遇知交之意,可知先生之心,安平和乐。”

苏辙道:“当日吴均曾有‘望峰息心’之句,靖节先生之和乐,是因他对经纶事物已然息心,故而安贫乐道,而我等后人,便是望先生而息心吧!”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以。于是陶渊明以诗明志,“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他确实是圣人之徒。

回到最初的问题,陶渊明的选择归隐,是否体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答案当然不是。

从当初因为“亲老家贫”出仕,到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于田园,陶渊明可以说亲身参与了晋宋两代的动荡。

他也曾尝试匡扶晋室,然而每一次都所托非人,面对污浊的世道和肮脏丑恶的统治集团,一个书生能做什么呢?他只能拒绝,只能离开,以这种决然的姿态进行抗争。他的归隐,何尝不是对世俗的反抗?

我没有办法再造新天,我也不愿与你们合作,我们桥归桥,路归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说得好!”王绩豁然站起,神色激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先生是真名士!”

宣州,谢朓楼上,李白大声吟诵着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白居易摇头感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潜也是一流人物。”

曹营。

曹操叹道:“后世之课文将陶诗与我之作编在一起,应是想将我二人的人生态度作以比照,使学子各有感悟,这份用心倒也难得。”

许都。

曹植道:“父亲进取,以诗招降;陶诗恬淡,以隐居明志。究其本源,倒也算同归。只是丈夫生于天地,当建金石之功,辞赋只是小道罢了。”

杨修一拱手:“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公子与陶先生不同,是要做一番大事业之人,修愿随公子,实现心中大志。”

“好!”曹植脸上尽是少年意气,重重地拍了一把杨修的肩膀,“德祖果然是我的知音!”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给出了自己的态度,最初的他,是一只失群的鸟儿,“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他找不到自己的栖身之处,桓玄、刘裕、刘敬宣,抑或后来的彭泽,都不能让他获得心灵的安定。

但还好,人间尚有寄托,“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松树能抗严寒,向来是坚贞的象征,“孤生松”更代表了一种非同一般的胆气。

这只鸟在经历了疲倦的飞翔之后,终于选定了这棵松树,他于空中敛翮落下,将生命交托给它——“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棵松树就是陶渊明的选择,我们可以说它代表躬耕田园的生活,但想来,应该有更深沉的意义。】

【元嘉四年,檀道济来访,劝陶渊明出仕,陶渊明拒绝了他。同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的朋友颜延之获知,为他写作了一篇诔文。】

骤然听到水镜提到自己,颜延之却没有丝毫在意,他一脸紧张的看着陶渊明,眼中满是惊惶不可置信:“兄长,你......”

现在已经是元嘉元年,兄长,只有三年寿数了!

陶渊明却是不甚在意:“人固有一死,你又何必伤心,我尚有三四年的酒喝,足矣!”

【颜延之在后世虽然不如陶渊明出名,但当时亦是文坛翘楚,和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和陶渊明是忘年交,二人曾在寻阳有两度交往,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诔文中,颜延之高度肯定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文学成就。】

水镜将诔文放了出来,诸天万代都看到了他们的情谊。

【在诔文的序言中,颜延之写到: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此时刘裕已经取代晋室,颜延之亦在刘宋任职,可他还是称陶渊明为晋人;所谓征士,指德高征而不就者。

朱熹在点评《归去来兮辞》时注解说,刘裕将要取代晋室,陶渊明耻事二朝,所以拒绝刘宋的征辟。他至死都是晋室的遗民,即使那个晋室,在我们看来,实在不堪。

在序言结尾,颜延之满怀崇敬地落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靖节,即平淡、清高、保守节操之意,这是对陶渊明人格的最大肯定。】

陶渊明眼中泛起水光:“靖节,靖节,靖晋室之节,靖君子之节。好啊……延之,谢谢你,你果为老夫知己。”

颜延之红着眼悲伤不已,听到这话连忙道:“兄长,您快别这么说,兄长不肯折节事新朝,任真固穷,靖节二字是诸友生对兄长的公认,延之何敢当兄长一谢?”

陶渊明摆摆手:“我二人自柳州相交,老夫知晓你胸中之志,你亦知老夫所求。老夫诗作能于后世流传,遇到个百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