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没忍住。”
淮王身侧的拳头攥得嘎蹦嘎蹦响,若不是当着父皇的面,他非得一拳呼在这个整天撩闲的贱人脸上。照他那瘦弱得跟纸片似的小身板,定是能让他在床上好好反思三两个月的。
宣文帝看向空手而归的康王,皱皱眉没说什么。
康王五岁便去齐国为质,囚于质子府,没有人教习骑射,因此每年春猎时只走个流程和其他皇子一起参加考核,但从不带回任何猎物。
若说宣文帝对康王毫无愧对之心是假的,就算是装,装了这么多年,装得自己都信了,也装出点儿真心来,所以多数情况下就纵着他去了。
他性格古怪,无论做出什么事情,只要一说是他做的,大家只会感慨一声原来是他,也逐渐见怪不怪了。
“玠儿今年有所长进,不错。”宣文帝走到四皇子跟前,虽没猎得猛兽,但胜在猎物的数量多,一看就是认真对待考核了。
不过其中是否作弊,有护卫所猎,就不得而知了。
四皇子一喜,作揖道:“谢父皇夸奖。”
“本次考核仍是淮王拔得头筹,重重有赏。”狩猎规矩,猎得猛兽者更胜一筹。
宣文帝扫过老二老三这两个吊儿郎当对什么都不上心的家伙,重重叹了口气。
淮王的第一全靠其他人衬托,他自己却不觉得,骄傲地抖抖肩膀,大声道:“谢父皇!”
宣文帝摆摆手,把这四个不成器的儿子都赶走。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想当年他还是皇子时,兄弟间一个个都暗中较劲,什么阴谋诡计都使得出来,只为在父皇面前出风头,得到父皇的赏识。
他这四个儿子可倒好,两个聪明的不争不抢,两个不聪明的反倒是又争又抢。
不过这样也好,皇子不争,皇位才能真的稳固。
*****
四皇子目光远远追随着梁璟和虞悦远去的身影,都没注意到有人来到身边。
裕贵妃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发现他在看梁璟,出声问道:“你看他做什么?”
看入神的四皇子一惊,慌乱道:“儿臣没有看她。”
“那你是看谁呢?连本宫来都没注意,”裕贵妃眯起眼睛盯他,身为他生身母亲一眼就看出他在掩饰什么,又沿着他看的方向仔细辨认,“荆二?你中意她?”
四皇子这才发现荆卓君就在离他们不远处,摆摆手:“没有没有。”
“你再过几月便要弱冠,是时候考虑王妃人选了。荆尚书位列六部之一,荆大姑娘是荣威侯世子妃,荆二身为嫡次女,倒也勉强配得上你,就是性格刚正了些,不甚圆滑。”裕贵妃对朝臣的家世如数家珍。
“儿臣不喜欢她。”四皇子急道,生怕母妃一说高兴真就转头向父皇提了。
“好好好,”裕贵妃浅笑,“你若有中意的姑娘,来知会本宫一声,若家世不好,给你做个良妾也是可以的。”
四皇子抿抿唇没说话。
裕贵妃又道:“本宫觉得周尚书家二姑娘不错,饱读诗书,才情斐然,模样虽算不得倾国倾城,也是小家碧玉,玠儿觉得如何?”
兵部尚书周广顺,曾任河西节度使,当年就是他带援军前去驰援季大将军。虽赶到为时已晚,却是他安葬了季大将军全家,追击金国残兵,使大朔没有丢失更多的城池。回京后便被宣文帝迁授兵部尚书一职。
梁璟得到了手握兵权的武将支持,裕贵妃便将主意打到了兵部尚书身上。虽然兵部尚书手中并无统兵权,却有调兵权,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也算是能制衡一二。
四皇子对周二姑娘全然没印象,“不着急,母妃。”
“什么不着急,”裕贵妃嗔他一眼,“周二姑娘去年就及笄了,不止一家惦记着呢,早定下来早安心。”
裕贵妃走后,四皇子神色幽深地又回头看了一眼,两人已经消失在营帐前。
早知道虞悦生得这般好看,当时就让母妃向父皇讨赐婚了,何必强加于三皇兄。
她刚回京时,上定国公府提亲的人都要把定国公府的门槛踏烂了,不论是大户小户都只得回家等消息。他当时在酒楼听去提过亲的朋友们讲起,只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