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四十三章.初露端倪(1 / 3)

在古代,竖子二字是对人的一种蔑称。

要是其他人被骂竖子,他们也许会生气愤怒,可惜于肖齐这个骨子里的现代人而言,这两个字攻击力实在微乎其微,完全比不上网络骂战祝福对方全家的杀伤力,简直不痛不痒。

他只看了一眼,就把信扔了,道了句:“无聊。”

肖齐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而是把心思尽数投入到有机肥教学里头来——自打村里人都知道许老二家里冬天也能种蔬菜之后,尤其被人偷走的那些个大白菜长得实在好,便有不少人天天拐弯抹角询问许老二是怎么种出来的。

许老二其实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其中奥秘,人皆有私心,藏私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他却也知道,自己是做不了这个主的。

肥料是肖齐做出来的,那“暖洞子”也是肖齐想出来的法子,他再怎么自以为是也越不过肖齐去。

于是许老二便把村里人打听他们家菜的事儿跟肖齐给说了。

肖齐听罢,一开始也没什么其它的心思。想着打听就打听呗,他又不是什么圣母玛利亚,来一个就必须得教一个。

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肖齐的想法。

那天是四月上旬,钱氏一如往常去河边洗衣。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中午饭,她说起了自己浣衣时听见的传言:“娘,我洗衣服的时候听人说,昨天来瞎去了一趟黄溪村。”

许婆子顿了顿:“去哪家了?”

“说是长巧她二伯家……”

二人你来我往,听得肖齐有些懵。这黄溪村他知道,与红枫村中间隔了两个村子,走路要走两个时辰才能到,但来瞎,他是从未听说过有这号人。

看许婆子这表情,这来瞎应当不是什么好人。

肖齐将目光投向许清扬,希冀她能替自己解释一番,但见许清扬正漫不经心地吃着饭,一双杏仁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钱氏讲八卦。

“娘你记得长巧不?就是嫁给咱们村余家小儿子的。长巧二伯和二伯母死得早,留下儿子一个人,前几年长巧堂哥娶了媳妇成了家,生了对龙凤胎,说要跟人去外面做生意,一去就是五六年没回家过。”

“虽说人没回来,但长巧堂哥会寄钱回家。就是这一两年不知道怎么,一点消息也没了,都说人是在外面没了。他媳妇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拿男人寄回来的钱包了个鱼塘,结果去年开春,下的鱼苗全是坏苗,鱼死得一干二净……”

听了一阵,肖齐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

原是那小媳妇赔钱赔了个底朝天,实在养不起家里两个孩子,便联系了人牙子来瞎,把龙凤胎里面的女孩儿卖了。

许婆子皱着眉道:“这也太造孽了,就算要卖孩子也不能找来瞎啊,来瞎是什么好人?他是个只看钱的,哪里出的钱多他就把孩子卖到哪儿,窑子勾栏里头那些个女孩儿,十个有六个从他手里过去的。”

“可不是。咱们村有人看见来瞎赶着辆牛拉的板车,上面坐了个扎小辫的女娃娃在哭,才四五岁大的光景。这可是龙凤胎啊,真羡煞个人。”钱氏不免叹息道。

两人说着话,肖齐只觉不寒而栗。

在许婆子和钱氏口中,似乎卖孩子就不是件大惊小怪的事情,她们斥责的是孩子卖给了不该卖的人,惋惜的也只是因为卖掉的是龙凤胎里的女孩儿罢了。

活生生的人被当成商品交易,肖齐心里不是滋味。草草吃过饭后,他拿起弓在后院里头射箭。

肖齐面沉似水,搭弓拉箭,弓箭被钉入树桩鸣颤。他走上前去拔起箭,又走回原地,不断重复着这个动作。

“你还好吗?”

肖齐揉着酸痛的胳膊,背后传来许清扬的声音。

他转过头,只见许清扬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你脸色不好,你也担心那个女孩儿吗?”

看见她,肖齐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点微笑。他点点头,再一次把树皮上的羽箭拔了出来,“算是吧。就是觉得…不可思议。”

许清扬从他手里拿过那只羽箭,又一伸手,肖齐乖乖把自己手里的弓给了她。

她弹了弹弓弦,紧绷的牛筋弦发出阵阵嗡声:“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没饭吃,可不就鬻儿卖女了么?这种事多了去了。”

肖齐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再说话了。

许清扬也沉默了下来。她深吸一口气,摆出拉弓的姿势,眯起半边眼睛,紧盯着被肖齐一遍遍射箭弄出来的树上的凹洞。

手指松弦,羽箭便直直飞出,丝毫不差地与那凹洞合上:“不过别人我想管也管不着,但那个女孩儿,我有法子把她从来瞎手里弄出来。”

肖齐面带疑惑:“嗯?”

许清扬笑道:“你还是多读些律法类的书籍吧。大萧虽说和卖合乎律法,可这律法到底是有条件的,这头一条,就是和卖的对象要满十岁以上。你想想,那个女孩儿才多大?”

肖齐还真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道道。

他眼睛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可如今的官衙是那个姓赵的在管,我可信不过他。”

“我倒不担心这个,”许清扬觉得赵庆亨才被巡按大人教训过,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