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渐入佳境(1 / 2)

“若是某也能领兵打战,届时咱俩守望相助,强强联手,包管打得匈奴人屁滚尿流!”

面容黝黑的少年神采奕奕,仿佛已经幻想着在战场上大杀八方的样子了。

孟兰达下意识就要开口呛声。

上战场可是要死人的,哪里是你耍威风的地方?

但是,看到蠢哥罕见发亮的双眼,她到底还是没有泼冷水。

年轻人的志向,总是捉摸不定,又充满幻想的。

古人云,三十而立。

或许,只有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砺,才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想要什么。

明白脚下的路,知道要面临着什么,会得到些什么,要付出些什么,才能坚定地,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但现在,他们对未来都还怀揣着希望。

前程似锦,何处不可去,何事不可得。

如此胸襟,豪情壮志,这就是年轻人啊。

那是未被蹉跎的,最为纯粹的浪漫梦想。

路过的儒雅男子轻笑,脸上带着些许与年纪不符的慈祥,他看了一眼不远处高谈阔论的少年们,摇了摇头。

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他目光,玲珑倏地转头,却只捕捉到了影壁后离开的衣角。

“独孤?”

“没事。”玲珑摇头,扭头回来。

前头眉飞色舞的少年,正诉说着曾经的经历。

“我见那萧大将军班师回朝……”

将军。

胸膛有股莫名的情绪翻涌,心潮澎湃。

她脑子一懵,挥袖一振,张口就来。

岳敕惊诧,“独孤兄还会作诗?”

他琢磨了一下,虽然没有严格按照韵律之美,韵脚、对仗都不算工整。

听着却像是有感而发,有种一往无前的锐利。

“好!”孟寅自觉没文化,只能热烈拍掌。

尤其是寒光踏血行这句,有那么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感觉了。

全然应了孟寅仰慕勇武之辈的想法,一时间,他更是把玲珑引为知己,就差当场结拜,称兄道弟了。

齐博文脸都黑了。

你要跟独孤当场结拜,问过我这结拜兄弟没有。

被夸赞的玲珑自己还迷茫着呢。

这诗,她写的?

玲珑慎重地看着天边的太阳,现在还是白天。

蜘蛛是不会做梦的。

不过,做将军吗?听起来好像也很有意思的样子。

不知玲珑心中所想,孟寅还沉浸在慷慨激昂中,又重拾了学习的动力。

他一手搭住玲珑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商量道,“夫子规定要卯时起来晨练,不若我们效仿先辈,提前些时辰,闻鸡起舞?”

齐博文一手拍开动手动脚的某人,“你不用睡,独孤还要睡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心里有种难言的感觉,让他看向某个傻大哥的时候,眼里都带着些微妙。

倘若他来到现代,就知道有个字特别适合这场景。

那就是,卷。

看着护犊子似的,把她拉过来的少年,玲珑眨眼,又有些迷茫。

她确实,不用睡觉啊。

所以什么时候起来,对她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可怜的齐博文,还不知道,他的好兄弟,才是真正的卷王。

“好了。”知道亲哥说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孟兰达看着近在咫尺的食堂,干脆道。

“吃完饭再说吧。”

***

相比于其他私塾一板一眼,规定每个时段要学什么,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都有规定,鹿鸣书院主张自主学习。

每日的课业安排下去。

提前列出学完这课需要的书目。

学得快的,可以自行学完,学的慢的,也知道要学什么,心里有数。

虽然,一开始,大多数安于现状的学子们都被这繁多的讯息吓到了。

但后来适应了几天,发现夫子对课业的看中程度各有不同,就有人心思活泛了,试探着不交课业。

发现夫子只是口头责罚,那心就更不在学业上了。

这年纪又正是贪玩不定的时候。

别看这只是一座山头,有着寺庙门面的鹿鸣书院,实则内有乾坤。

不说那充满江南婉约的学堂,就说那简陋的学舍吧,一眼望去,至少也是简约大气。

更有静默庄肃的藏书阁,整整好几层楼,到顶的书架上,摆满了各家捐赠的孤本,或者抄录的手抄本,应有尽有,堪称余国第一藏书。

也就比独孤家的“凤鸣楼”略逊一筹。

对于爱读书的学子来说,简直就像来到了仙境,除开上课的时候,几乎一天都待在这里。

过了开头盲头苍蝇似的,一窝蜂到藏书阁抄书,回过味来的学子,开始花钱让别人抄书,都是富家子弟,那当然是谁也不愿意听人使唤。

但这不还有贫苦出身的吗?

在温知行的牵头下,囊中羞涩的寒门学子,和财大气粗的富家子弟,就牵上了线,做成了代抄书的买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