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怎么也来宣城了?”
“你们一个剧组?”姜知夏看着韩栀震惊地点了点头,“你不是电影咖吗?怎么来拍电视剧了?”
唐南箫睁着狗狗眼笑道:“就过来客串一下,还个人情!”
“噢!韩栀是我朋友,你在剧组多照顾照顾!”
姜知夏不知道韩栀已经和新启传媒签约了,还以为她是以前的十八线小演员。
跟了苏双两年,她很清楚娱乐圈的阶层划分,三六九等在这里是摆在明面上的。苏双作为里面的老前辈,有代表作和强大的忠粉团保底,加上自己性子也是不好惹的,在娱乐圈混得也算不错,鲜少遇见被薄待的情况。
但韩栀不一样,她就一个没背景没后台普通家庭出身的小演员,优势只有天生丽质和过得去的演技。
韩栀不是没有遇到过大佬递来的橄榄枝,但她还是想站着把钱挣了,所以勤勤恳恳这些年也只是演些边边角角的角色,甚至连经纪公司都没签,全靠自己。
她在苏双身边也推荐过韩栀,但泰慈这边态度一般,不了了之,可这只是她唯一能帮她做的。
虽然不知道韩栀怎么拿到了这个剧组的角色,能请得动唐南箫这种当红小生做客串的应该不简单,但既然她的气运来了,她总不能让她在剧组里受欺负。
“自然自然,要一起去吃饭吗?”唐南箫爽快地答应了,发出午饭邀请。
“不用了,我陪韩栀,以后有空再跟你联系。”姜知夏对她挥挥手,手心被韩栀轻轻捏了一下。
“我天啊什么情况,你认识唐南箫?”
“小时候的朋友,后来我不是高中就搬到沪城了吗?上次进组遇到了。”
“噢——”韩栀的语气上下起伏,揶揄道,“就是沈总跟你表白那次?”
姜知夏瞬间红了耳廓,打了一下韩栀的手臂,算是默认了。
她跟着韩栀来到保姆车里,里面摆着两副精致的盒饭。
“你签公司啦,看这车不便宜啊,你怎么没告诉我?”姜知夏已经打开饭盒,“哇,这么丰盛?”
韩栀有点心虚。她打算再过段时间告诉姜知夏签约的事,所以今天特地把经纪团队都遣走了。
“还没呢,这是制片和导演感谢我来救场,特地安排的。”
“这剧组挺有钱啊,你朋友推荐过来的?”
姜知夏知道她积累这些年也有些人脉,形象也好,被突然挑中也不奇怪。
“对对对,就是那个短剧的老板有点人脉,把我推荐过来的,你姐姐我一下就入过了试戏!”
她顺着姜知夏的猜想编得倒是很真,姜知夏又在认真吃饭,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你下午去哪里玩,我找人给你捎过去。”
“离影视城不远不是有片戈壁滩景区吗,好像还有个文化镇,我过去看看。”
前些年宣城就开始开发这片区域,又因为一部公路片在国内大火,宣城这片地域直接建了一个影视城,几乎天天爆满。
“这个天是淡季,太冷了游客不多,地又大,你注意安全别走散了,手机充电宝都带好了吧。”
“都带好了,你别操心了,我自己下午就过去了,有班专线列车呢!”
吃过午饭,姜知夏自己收拾好就出去玩了。以前跟着双姐老是到处飞,闲下来她就会抽空去当地街巷到处钻,要是休个两三天,也常常独自赶景点。
她性子外向不怕生,跟陌生人也聊的上天,有时候随便进家小咖啡店都能听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谈天说地一下午。
比起更加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她更擅长利用工作全国到处飞的性质听三教九流的各种故事,这是她自娱自乐写剧本的重要灵感来源。
“终点站到了,请乘客们携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谢谢!”
播报把在车里睡午觉的姜知夏吵醒,羊绒围巾围得有些紧,她脸已经红了。
她跟着人群下车,戈壁滩的秋风像刀子,割在脸上又冷又痛,她把围巾再拉上去了一点,试图抵御一下。
先去文化镇看看呗。宣城她以前来过,但工作太急了,她根本没时间走来走去。
现在游客还挺多,姜知夏先买了门票,又买了些羊肉串边走边吃,镇里有许多少数民族风格的布制饰品,她兴致寥寥,又去做了游览车,准备直奔戈壁滩深处去看夕阳。
沿途的风景不同于沪城的繁华、长京的肃穆和渝都的人间烟火,而是无垠的辽阔和沧桑。
像是一个步行万里的老人,垂暮之时找了片偏远的地界,再勾勒出一生的哀叹,周围及远处都有些红柳,还有地上看似已经枯萎实则正是旺季的坚强植物,构成了乱石颓败后这片土地唯一的灿烂。
姜知夏看到了远处的骆驼,旁边还有几个蒙古族人,应该是来招揽游客的。
她走过去,才发现只有一个小女孩儿会说些普通话,其他的都说得不太利索。
姜知夏只能骨碌碌地看着他们比划,示意自己想要坐上去,拿出了包里的现金。
那小女孩对着她妈说了些什么,棕色的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她把姜知夏托上去,又骑上了前面的骆驼,拉着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