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往事(3 / 3)

了一堆人,你一言我一语,直问得他脑袋嗡嗡响。

打眼看就知道里面泰半都是看热闹的人,八成不会掏钱买,真正兜里有银子的,也就两三个而已。

钟洺听了半晌,清了清嗓子,盖过现场嘈杂。

“诸位,要问这江珧从哪来,自是从海里捞的,离水没几个时辰,上船后搁海水里,尚且活着,最是新鲜,里面的瑶柱肉比拳头还得大两圈,裙边单独扯出来都能烧一锅好汤,买回去保管不亏。”

被他这么一说,挤到摊子前的人头又多了几个。

“你就说个实在价,多少银子卖?”

有人往前站了站,背着手问话。

钟洺看过去,见此人穿一身细布袍子,头戴商铺掌柜素喜的巾帽样式,腰间挂着荷包、香囊。

他伸手比了个数,“五两银。”

四下一阵喧哗,有人虽看样子就不是买得起的,偏也要多嘴多舌地讲一句。

“这价钱可一点不实在,带子价贱,巴掌大的也就卖个三五文钱,你这个无非是大了些罢了,怎还要得上五两?”

问价的掌柜也嫌贵。

“东西再大,味道还是那个味道,谁犯得着花五两银子买这个?”

“就是,这小子忒贪。”后面有人附和。

钟洺笑了笑,也不恼。

“这只江珧搁在它族里,也是个祖宗辈的了。各位要是不稀罕要,我挑去东街那边转一圈问问,应当也不愁卖。赶上那头有闲情逸致的老爷,拿这壳子去请人做个摆件,搁在家里都极好,其余时候,有钱都换不来。”

他本来就没打算把这东西当肉买,论斤称有什么意思,当一样东西够大够少见,卖得就不是味道,而是珍奇。

见他不乐意让价,看热闹的人散去一波,又来一波。

钟洺老神在在,并不着急,还插空把其它几样都卖了出去。

四斤多的海猪,按十八文一斤卖,得了七十八文。

活鲍鱼一共七个,五个大的有半个手掌长,肉质肥厚,十五文,小的两个十文,共九十五文。

五只螃蟹大小差不多,沉甸甸的,他干脆论个卖,二十文一只,统共一百文。

两钱半多的银子到手,够称一斗粝米,他拿出零散的十文钱,跟过路的菜贩买了一大把鸡毛菜、两块豆腐。

期间凡是来打听江珧的,他一概好声好气地答话,但在价钱上仍旧是半点不让。

又过两刻钟,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小厮匆匆赶来,见江珧没卖出去,好似还大松了口气,上来价都不问,直接就道:“这物可还活着?我们家老爷点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