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觉寺的悲哀(1 / 2)

显然来人并不是他内心所期盼的。

“王爷,时辰到了,你该回去了!”

只听来人一声略显苍老的声音传出。

御玄澈闻言,目光扫过眼前之人那瘦弱的身形。

她不是母妃,她只是母妃身前的林嬷嬷。

那双原本充满期待与激动的目光,此时却显得有些黯淡。

周身散发出一股孤寂的冷意。

只见他缓缓起身,立在原地,静静的等待着。

御玄澈看着那禅房中映出的微微有些佝偻的身形,那颗千疮百孔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的疼。

须臾之间,他不甘心的抬起脚朝那个咫尺天涯的禅房走去,而当他走到那一门之隔的房门前时,却停下了脚步。

他望着那道让他心痛的身影,嘴角动了动。

终究是没有开口说话。

只见他转身大步朝前走去,再不回头。

此时林嬷嬷看着远去那决绝的身影,又看了看那禅房中的人,摇了摇头,心疼又无奈的叹息一声!

“母妃,孩儿走了!”

夜色中,只见御玄澈微微动了动嘴唇,声音微弱而无力,仿佛只有他自己才能听的到一般。

而当他即将跨出皇觉寺的大门时,只听一声响彻天际的钟声响起。

那声音宏亮深远仿佛穿透了岁月。伴随着僧人一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随即只见御玄澈停下脚步,目光深邃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充满颤香的寺庙。

那朦胧的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之上,似乎想轻轻擦拭掉他心中那抹悲伤。

御玄澈带着仿如巨石一般沉重的心情骑上黑风,身影在这片寂静的夜色中渐渐的隐去。

而此时,那间充满木鱼声响的禅房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

木鱼之声随之也停了下来。

“太子妃!王爷已经走了。”

只听林嬷嬷那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打破了这宁静的禅房。

前太子妃闻言,缓缓睁开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眸,

随即只见昏暗中的她缓缓抬起头朝林嬷嬷方向看去。

借着那昏暗的烛光,林嬷嬷看着眼前这道消瘦的身影,不禁湿润了眼眶。

曾经那个英姿勃发的女子,如今却已变得如此憔悴。

林嬷嬷心中一阵揪心的疼痛袭满全身,而她那双早已泛红的双眸此时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水。

“太子妃……你这又何苦呢?”

话还未说完,便被那道昏暗的烛光中的人摆了摆手打断。

随即只见她看着林嬷嬷苍老的面容,清冽的开口说道,

“嬷嬷,扶我起来吧!”

林嬷嬷看着眼前那风一吹就倒的单薄的身影,眼底满是心疼,哽咽的开口道:

“太子妃……”。

林嬷嬷这一声哽咽的呼唤,似乎是触动了那道消瘦身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只见她动了动嘴唇,声音微弱而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无奈,

“嬷嬷,我心痛啊……”

这一声哀叹如同一只悲鸣的孤雁一般划破了黑夜的宁静。

林嬷嬷听着那哀叹声,忍不住微微抖动着肩膀,哭得像个孩子。

前太子妃见林嬷嬷如此,微微摇了摇头,露出一抹苦笑,她抬手捏了捏林嬷嬷那抖动的肩膀,缓缓开口道:

“嬷嬷,不要再为我操心了。如今的我只希望能在余生中能够等到他大仇得报,此番心愿也就了了。”

话落,

只见她带着清冷瘦弱而又苍白的面容缓缓地从禅房中走出。

她抬头看着月光中那远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与不舍。

“澈儿,别怨恨母妃……”

她低声呢喃着,双手合十,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瘦弱的身形在微风中摇曳着,像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砰!”

的一声,只见刚刚还站着的身影此时已经跪倒在地,

只见林嬷嬷满脸担忧的连忙走上前去将她搂在怀中。

随即只见怀中的人虚弱的抬起头,那双有些黯淡的双眼望向远方,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口中溢出一句话,

“嬷嬷,澈儿他,恨我对吗?”

这声音像一根刺深深扎进林嬷嬷的心底,她嘴角动了动,终是没有说出口。

她唯有抬起手温柔的替前太子妃梳理着那有些散乱的发丝。

随着一声声虫鸣之声响起,随着微风阵阵吹过,月已当空,白日里的繁华热闹已经褪去,留下的只有微凉的夜风和沉睡的大地。

皇觉寺的大门在一片苦涩和悲伤中缓缓关闭。

翌日,

整个上京城谁都知道,今日乃是皇上大摆筵席为十万大军接风洗尘的日子。

而那些得以一窥御玄澈俊美容颜的贵女们,此时正一个个在各自的闺房中娇羞地低着头,心中的喜悦几乎要从脸上溢出来。

她们纷纷想着,若是能宴席之上被御将军温柔的看上一眼,便是死了也值得。

而温倾城心中更是激动不已,只见她坐于铜镜之前,她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