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都忙点自个的事儿。
还没到加班加点的时候。
磨磨蹭蹭的一会而已,时间已是来到下午5点钟了。
这个时候的北方冬日,太阳也准备下班了。
跟胡同里的一群小娃娃打过招呼后,几十个月大的康娃娃,回到了自个家。
“你回来啦!”娄晓娥放下手中的书籍,高兴地迎了上来,喜滋滋的双眸,使劲瞧人。
像是一位居家的女人,在迎接从外头回来的男人。
“嗯。”康思杰一脸平静,点头回应。
当康思杰进入屋子前,在外头环顾了半圈,瞧了眼竹竿上衣服,又看到屋外的烟筒眼在冒出烟气,就知道人没走。
陷入情感旋涡里的人,一步都舍不得分开。
过来人,表示懂。
“你生的炉子?”脱下工衣,康思杰换了件居家外套。
洗衣做饭都尚在学习阶段的女青年,可没这么快就学会生炉子的技能。
生炉子,也是要有点技巧的。
比如,有的人生炉子,会用上辅助道具,拔火罐。
两颊生晕的女青年,难为情地诚实开口:“是对门的阎大妈帮忙生的炉子!”
“嗯,”康思杰瞅了人一眼,又赶紧移开了,左右言他:“中午吃什么了?”
任人采撷的模样,容易让人定力不稳。
“阎大妈给了碗粥吃了...”女青年不好意思地回道。
咦?三大爷知道这事儿么?
“哦...天要黑了,我送你回去吧!”康思杰提起炉子上的水壶,给差不多空了的暖水瓶,灌满了。
“你吃饭了没有?我们去吃饭吧!”不想这么早回去的女青年,满怀期待地建议。
“我在食堂吃过饭了。”康思杰一边答应着,一边走了出去。
稍后,提了一壶水进来。
用了点冷水,浇湿了两个煤球,放在了煤炉的最上面,再把水壶放了上去。
“走吧。”忙完后,康思杰朝想要迷糊的人喊去。
满脸不情不愿的女青年,在暗自嘀咕中,磨磨蹭蹭地跟上了。
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大院门。
在胡同玩耍的小娃娃,看了,就好奇地问了:“康二哥,这个阿姨,是你对象么?”
康思杰点点头,笑着回应:“她是我对象。”
直把闷闷不乐的女青年,听得是心花怒放、激动难矜!
这是男人第一次亲口承认二人的关系。
而且是在别人面前。
虽然“别人”,都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娃娃。
“二哥,那阿姨是做什么的?”小娃娃追问道,好奇地想要打探对方情报。
八卦之心,从小有之。
“她呀,没工作,”康思杰笑道:“好了,你们玩去吧。我送她回家去。”
“二哥,我有个堂姐找着工作了...”童言无忌。
这话听得,让女青年深刻认识到,原本是可爱的小娃娃,变得讨人嫌了!
“好了,一群小娃娃,怄什么气?”康思杰数落起人来:“有时间,认真地学好洗衣做饭,才是正理!”
“瞧你今天,一日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康思杰乜视了她一眼。
“嗯。”知道是为自己好,余波中的女青年,表现出低眉顺眼的模样。
沿街的路灯,慢慢地打开了橘黄色的光幕,披在路人身体一侧,却忘了照亮,停在水泥地上的黑色影子。
“家里的亲戚,都有谁呢?”康思杰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话。
“有姑妈...”暗自欢喜的女青年,一五一十地答了。
出了南铜锣巷,来到了东大街,往东直走,到了十条和北大街的交叉路口,往南行去,走了十几分钟,再往东,进入史家胡同。
“你..进去坐会?”女青年站在大门外,迟迟不肯进去。
“等你学好了,到时还不是想进就进?”康思杰提点着这不太聪明的女青年,扔下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孤身一人,回到了单身汉的小窝。
次日一早,红星轧钢厂的公告栏里,围满了人。
“快来看啊,姚小芳,刘莉莉!”有人在招呼。
“在看什么呢?”有人问道。
“哎,里面的人,给念念!”有人挤不进去。
“你们都静一静,我来念!”有人自告奋勇了。
“通告:为遵循国家倡导节约日益紧张的能源号召,我厂成立了新煤炉子车间,并生产出了一批新式煤炉。新煤炉子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大大节省每户家庭使用煤炭的数量,却不会对家庭生活造成质量下降。现为推广新煤炉的使用,厂里初议后决定,暂以每月1分钱的租金,将一个新式煤炉租赁给广大员工,率先使用。有意者,可在空余时间,自行去到新煤炉车间咨询详情。”
“注:因车间生产能力原因,新煤炉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一时,众人议论纷纷。
“才几天功夫,就做出新煤炉了?”
“是不是真的省煤啊?”
“最怕才省个两三斤煤,还要换个煤炉子?不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