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儿,临死之前她曾把陈如兰叫到床边单独说话,考虑得比她这个母亲还要多。
陈如兰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年老色衰,黄侍郎只有旧日一些情分,却不会再宠爱她。
身为妾室,她哪能像正妻那样收养孩子。就算是丫鬟也不愿意把孩子给她的。
而没有孩子的女人又该如何自处,等到老了,无权无势,恐怕连个慰问的人都没有。
姜姜至少懂医术,人善良,最重要的是她父母也去了,她把脸换给姜姜,姜姜替她尽孝,且,姜姜恢复脸后恐怕就能找到不错的夫家。不管如何,有女儿、女婿和外孙,总比孤身一人好,这是她给自己亲娘谋划的后路。
陈如兰趴在被上泪流成河,这是她女儿,多么聪明啊,却为何如此短命。
陈如兰如今都能记得黄明月临死之前的话:“娘,你别伤心,我开心着呢,我这是解脱了……”
是因为她多年怯于夫人不闻不问,还是因她听信了那道士的话把她送入道观,而不是放在府中亲自抚养……总之,一切都来不及了。
自从黄明月死后,陈如兰就得了胸闷之症,时不时胸口发疼。
好在姜姜确实遵守诺言,留在她身边尽心服侍。她们回了侍郎府这半年,也没人看出来。
姜姜年龄比黄明月大些,女子相差几岁本就瞧不出来,更何况黄明月年少离府,姜姜相貌也有跟她相似之处,府内无一人怀疑,又或者说是压根不关切。
姜姜来了这半年,黄侍郎——他继承了他岳父之位,除了刚到那天,这之后也就来了一回。
那日,陈如兰十分想跟他说女儿的事,姜姜想,要是想说就说出来吧,丧女之痛若是有人分担还好些。可黄侍郎对于陈如兰情绪并未察觉,只坐了片刻就走了。
姜姜听黄明月说话,便觉她很聪慧,恐怕她也一早看出来了,她母亲依靠不了这个男人。
否则也不至于,亲生女儿在道观三年不管不问了。陈如兰被大夫人磋磨,只能逢年过节偷偷出来还可体谅,黄侍郎真是铁石心肠。
姜姜眼见陈如兰喝完药这才离去。陈如兰自从黄明月死后身体元气大伤,气郁不结。
她的病也是久病,年轻时恐怕流产过好几次,生产时大出血,后来又是黄明月离世的大恸,到了最近才平静下来,以后不好好调养绝对好不起来。
姜姜蛮喜欢这样慢慢照顾一个人。
有些大夫喜欢治一个好一个,姜姜却享受长久的调理,能够见到人缓缓好起来的过程,就像老树焕发新芽。
姜姜端着托盘走出去,刚到池子柳树边,后脑勺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脚底滚过来一颗小球,像是马球。
她回过头。
一枚蓝袍青年站在树边,左手扶着树枝,从树枝底下绕过脑袋来,相貌俊秀,语气却吩咐般地笑着:“喂,把球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