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初入县衙(3 / 3)

面又传来千娇百媚的笑声。

景暄和:“……”

敢情小厮说的正事是这个。

没想到他们竟然白日宣淫……

景暄和清了清嗓子,大声道:“阮县丞,锦衣卫镇抚使景暄和求见!”

里面的声音突然停了,四周安静的可怕。

木门被推开,阮继披着一身白色里衣,不耐烦地朝景暄和望去,里面还有一个穿着鸳鸯戏水肚兜的女子,正拿被子捂着身子,只见她雪白的手臂露了出来,如莲藕一般。

景暄和整理了一下表情,换上了一副笑脸:“阮县丞,圣上将我派来望春县,协助您和汪大人剿匪,只是在县衙中看不到您,便特意过来拜会,没想到闻名不如见面,阮县丞竟是如此伟岸不拘的男子啊。”

阮继本脸色很不好看,还以为景暄和是来找他不痛快的,没想到这景大人竟和传说中的“铁面无私”不一样,倒是挺会说话,当下也轻咳了一声,“今日我染了风寒,所以才没去衙门,让小妾红袖过来照顾我的。”

景暄和也没拆穿他,只是笑吟吟道:“暄和刚来望春县,人生地不熟的,阮县丞世代居住于此,何不向我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阮继拢了拢衣裳,“那景大人还需等我一炷香的时间,待我整理一下衣服。”

“那是当然,阮县丞不必着急。”

阮继穿了一身青色团领衫,足踏黑靴从房中走出,将景暄和带到后院。

他的院子果然如传言中的精美绝伦,一步一景,雕梁画栋,最巧夺天工的是湖中央的一艘石画舫,由石头做成了游船的模样,上面写着“卧栏听雨”四个字,很是雅致。

他简单地向景暄和介绍了一下县里的情况,在谈到剿匪时,他也做出有些伤脑筋的模样,道:“说实话,我是佩服汪大人的谋略的,我与他虽不睦,可看他坚持了这么久,也十分动容,只是,县里的财政实在是吃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景大人是圣上眼前的红人,何不向圣上申请多拨些银两来剿匪?”

景暄和装作沉重的样子,“不怕阮县丞笑话,我因触怒了圣上才被贬到此处剿匪,自然是想做出些功绩,才能重获圣恩,哪有还没做出成绩就向圣上要银两的道理?再说了,今年流年不利,南方旱灾已经用掉了国库中的许多银子,如今圣上自然是想花最小的代价荡平匪患了,早就听闻阮县丞在望春县很有声望,那些士绅也以阮家为尊,阮县丞何不动员他们募捐银两,等剿匪成功后,龙颜大悦,还怕圣上不给咱们嘉奖吗?”

没想到他脸色沉了沉,不置可否地说:“景大人,这件事情何不明日再谈?我看你也旅途劳顿了,今日阮府便给你接风洗尘吧。”

景暄和知道此事需徐徐图之,不能着急,便爽快地答应了。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清风徐来,阮继在湖心亭设宴款待景暄和。

酒过三巡,他突然吩咐小厮,“如此美酒佳肴,何不叫红袖出来唱首小曲儿?就在石画舫吧,景大人,你看如何啊?”

红袖便是今日在阮继房中的小妾,也是歌姬出身,颇受阮继的宠爱。

“那自然是最好了。”景暄和抿了一口酒道。

谁知等了许久还不见踪影,小厮突然着急忙慌地赶来:“老爷……老爷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