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高建国的到来(2 / 3)

王汉玉,这些时日倾心教化,为黎寨培养人才,诸位想必已经看到了;还有我这兄弟彭成龙彭玄风,现在贵寨忝为大护法;至于高某人,有钱七、阿倍诸人相助,重开黎寨商贸亦不是难事,如此种种,可能留下否”。

“好”4长老还没回话,3长老姚正光拍案而起“有高先生这话,我黎寨必能振兴,高先生只管住下,按想法去作便好,若有为难,可直接来找我和4长老还有大护法即可”,4长老李烈兴也接到“说得对,3长老的话便是我的话”,二长老和大祭司半晌不语,良久,重重的点了点头,大长老和5长老见事已至此,脸色虽然难看,但也不再说什么。

当晚,黎寨众人为高建国一行接风,彭成龙、王涛、吴海军、黄文斌、王文祥、陈五郎、伍氏道、李正金、钱七、王大义、阿麦、阿倍甚至原先的下人王伯都出席了,王文祥见到远房兄长王文清,也是感叹不已,钏儿被婉儿搀着,一一与大伙见了礼,众人都已经知道她已散失生育能力的事,也都唏嘘不已。

高建国跟张文灿等先跟众人行了礼,方才在大家相让的主位坐下,除刘三、刘德富、肖衙役等留守澄迈的人外,总共30余人聚集一堂,山妹、张宝儿和王文祥的家眷也来作陪,男男女女一大堆人,真是好不热闹。

席间,根据彭成龙的提议,因为目前大护法神殿已经完工百分之九十,绝大部分房间都已可以住人,所以所有人把住处又分配了1遍。

高建国一行自然都有了住处,唯独张宝儿之前一直是跟王文祥的家眷住在一起,这回大家都要张宝儿直接住到分给王涛的住处,说是可以缓解居住紧张状态,把王涛和张宝儿脸都羞红了。

高建国看着有趣,说道“这样,张宝儿先跟婉儿和山妹住在一起,等成婚后再住到王经武那里,你二人可要快点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仪还是少不了的,经武这边,老夫可代行一下父母之命,宝儿父母双亡,大哥还在,可以给那张贤元去封书信”王文清捋了捋胡须道。

众人点了点头,陈五郎忽然说道“听刘德富说,张贤元现在已经在云南那边升为汉军副千户了”,黄文斌点点头“目前安南陈兵边境,元军也是用人之时,如果将来元廷再征安南,实授汉军千户也有可能”,“呵呵,汉军千户,好大的官哦,看来阿涛还高攀了是不是”吴海军冷笑道。

“好了好了,什么千户万户的,跟咱们也没多大关系,张贤元是大伙兄弟,他那边没问题咱们就把事办了”彭成龙笑着把话打住。

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的正尽兴,彭成龙忽然拿着个小瓷瓶走到高建国面前,说道“高哥,你闻闻这是什么”,高建国打开封泥,闻了闻,小声惊讶道“烈酒,正想问你和黄工呢,怎么这么长时间没弄点酒精出来”,“酒精”彭成龙皱了皱眉“稍后再跟你说,高哥”,高建国点了点头,又跟众人招呼起来。

这顿饭众人直吃到快夜半才散去,等到众人纷纷告辞前往各自的住处后,5人又在神殿的一个当做小型会客厅的偏殿里坐下,开始商议今后很长时间的规划。

钏儿进来给众人道了一圈万福,小声对高建国说道“夫君,夜深了,还是要早些歇息,这段时间太奔波劳累了”,高建国拍拍她的肩膀“知道了,有些事情今天必须要跟兄弟们商议一下,你先去睡吧”,钏儿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众人先喝了会茶,王涛问道“高哥,听说嫂子....”,高建国点点头,打断道“本想这一世保命,然后能求得些富贵,谁想老天非要逼得我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既然如此,只好顺应天命,跟忽必烈和他的子孙斗一斗了,要斗争肯定会有牺牲,我这不算什么,也许只是开始”。

几个人听他说的如此悲壮,也不再吭声,稍过了一会,高建国向彭成龙发问“你那烈酒是怎么回事,咋弄出来的”彭成龙还未吭声,黄文斌接道“其实烈酒酿造之法古已有之,唐代的提存冷凝法就可以经过反复提存冷凝造出至少50度以上的白酒”,“那为何先前在海康不曾酿造呢”高建国有点奇怪。

彭成龙说道“2个方面的原因,这唐代的提存冷凝法因无现代工艺与设备,几乎全靠人工,所以费时费力,当时无论在海康还是在徐闻,我们哪能调动那么多人手,何况还都是要懂基本的酿酒工艺之人;

二来这古法酿酒,最是耗损粮食,几十斤粮食未必能酿出1斤烈酒,因为无法作到全封闭甚至半封闭都很难,在冷凝过程中大量粮食都糟蹋了,最为可惜,而中国历代即便是盛世年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不过300斤左右,而且分配不均,还要大量上缴存库,民间又好喝酒,哪里敢酿这样的高度酒”。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那为何到明清时期酒的度数普遍提高了呢”,“因为明代中期有了全封闭的发酵和酿酒工艺,所以冷凝法产高度酒不再大量糟蹋粮食了”历史专家吴海军说道。

“高哥怎么突然对烈酒感兴趣了,是不是来这世界几年没喝过高度酒很不爽啊”王涛笑着说,“算了吧,我前世就不大喜欢喝酒,酒量也不行,我是想,我们能不能弄点更高度数的烈酒,将来可以做医用”高建国提议道。

黄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