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六十一章(3 / 3)

的皇甫熙。这个位子,只有纪衔玉坐才是对他们这一大家子人最安全的。

夫妻俩彻夜长谈着未来的事。

……

几日后,纪衔玉张贴檄文公然抗旨。拒绝参与皇帝的家宴,并且指责当今圣上听信小人谗言。既愧于臣,又愧于百姓。

其一,他诬陷忠臣纪铮通敌卖国;其二,自他上位以来,赋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行文到这里时,林清山将朝廷这些年公布的一桩桩不合理的政策全部摘抄出来,写在此处。

纪衔玉便要替其父、天下的百姓讨一个公道。今日,他纪衔玉在此立誓,誓要将皇帝身边的奸佞全部诛尽,还纪铮以清白,还天下百姓以公道。

檄文通篇由林清山所写,每个字都是由他斟酌再三才落笔的。

写完之后,再由赵琼和纪衔玉检查。两人对此篇檄文可是满意极了,整篇中所说的都是清君侧,诛小人,并未提出或者看出弑君之意。

而写到那些不公的事情时,其用词遣句更是将情绪推上了高峰,让人读完了不免悲愤。

檄文先是在幽州的学堂中传开了。

学堂中的不少先生都是京中书院跟着一起过来的举子。他们将整篇文章背诵下来,再当着学生的面带着感情口述。

口口相传,再加上刊印张贴。檄文很快就传出了幽州,并且一路向南,传到了京城。再一路向南,传到了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