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闹剧(2 / 4)

开。

就在此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他站在几步之外的台阶下扫视着屋内的孩子们,说到:“你没错。”

什么?夏锦言不敢相信地看着老人,许明姝上前行礼,唤了声“爷爷”,许明梓等人也从书房出来,齐齐朝许老太爷行礼。

许老太爷继续说道:“错的是昭王,世人浅薄,不知贞洁在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①,坚守本心,即为贞洁。”

夏锦言仰头看着外公,母亲的话在耳边响起,“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也会是阿言最好的外公。”

“外公。”夏锦言小声喊道,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外公。

许老太爷低下头,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女儿的女儿,看着眼前小女孩的脸与记忆中女儿的模样重合,一股难以言状的酸楚涌上心头,阿芷的女儿,如今已经这般大了吗?若是阿芷没那么犟,或者自己不这么犟,我们父女也不会到如今这般地步吧。

“爹,小妹怕她来了您不让她进门,特意让小阿言孤身前来,想在您膝下尽孝呢。”许茗率先读懂了许老太爷的神色,眼神示意夏锦言赶快行礼。

夏锦言见状赶忙行礼,许老太爷抬手拦下外孙女,慈爱地问道:“阿言可愿意让外公教你读书?”

夏锦言喜出望外地点点头,外公不仅肯见自己,给自己解围,还愿意教自己读书,看来外公已经不生气,母亲知道了也会很开心吧。

许老太爷看着外孙女乖巧的模样,心都软了几分,但想起刚才的闹剧,终究还是觉得夏锦言性格太过于温和内敛,而许明瑶性格又过于外放张扬,该好好磨一磨两个孩子的性子了,他心里想着,看向许明瑶,“你搬去溪月阁,跟阿言同吃同住。”

“啊?”许明瑶闻言狐疑地看向爷爷,却见爷爷目光如炬,看着自己,她平时最怕爷爷了,看到爷爷不容质疑的眼神,心里虽然万分不愿,但也只能悻悻地点了点头。

正在厨房里的沈氏听到外面的动静,也跟了过来,轻扯许茗的衣袖问了句“怎么了?”

“没事,俩孩子拌嘴。”许茗轻飘飘地回答。

许老太爷闻言,目光陡然冷了下去,他扫视着屋内道:“这是小孩子拌嘴吗?亏你还为人师长呢,难怪家里乱成这样!”

“爹?”许茗不知所以,疑惑地看向许老太爷,他刚回来,带着孩子们在书房说话,听到许明梓的喝止声,才跟了出来,便见四个女孩,一个神色平平,一个幸灾乐祸,两个吵的面红耳赤,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太爷便来了,还当着小辈的面骂了自己一顿,他真是有苦难言。

许老太爷懒得听他辩解,继续说道:“你身为家长可知柄中持正,不偏不倚吗?孩子们现在还小,不懂事,等他们长大了,有了孩子,还如你这般,遇事不分对错,只想着粉饰太平,那整个家族就会生出兄弟阋墙的祸端,表面风平浪静,内里根枯枝朽,这就是你想看到的?遇事不想着解决,只想着粉饰太平就是偏私!回去把《中庸》抄一遍,若是还想不明白,就不用去学堂教书了,免得误人子弟!”

“是。”许茗听完许老太爷的训话,悻悻地点点头,却见许老太爷转而看向许明梓兄弟三人道:“还有你们,妹妹吵架,就在一旁看着?回去每人做一篇治家的策论,明日给我。”

兄弟三人似是早有准备,齐声回答了句“是”。

沈氏见状打着圆场,命下人开始布菜,因为刚才的闹剧,所有人都食不下咽,许老太爷刚一起身,许明梓就离席去给许明瑶搬家,许明瑶跟在许明梓身后,恶狠狠地剜了夏锦言一眼,夏锦言坐在席间,当作没看到。

不多时,丫鬟们端上了茶水点心,夏锦言愧疚的看向许茗道:“舅舅不好意思了,今日害你被外公骂了。”

许茗是最自在随和的性子,忙摆摆手道:“你别往心里去,老爷子就这性子。”

“对呀。”沈氏也跟着附和着。

“对了,妹妹,我给你带了礼物。”许明姝突然想了起来,命丫鬟把一个花纹精致繁复的锦盒捧了过来,夏锦言打开锦盒,一套精致的首饰映入眼帘,点翠的发冠上镶嵌着鲜艳欲滴的玛瑙,周围有绿松石与珍珠点缀,两支栩栩如生的仙鹤步摇下坠着整齐的珍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同样工艺的一对蝴蝶耳珰,似要起舞般灵动活泼…其他诸如小钗、梳篦、金钿、步摇等均不必一一细表。

夏锦言看着眼前精致的首饰,心中的不安慢慢褪去,想起在京都时父亲时常耳提面命的叮嘱,“忌奢侈享乐”,是以她很少置办首饰,但小女孩到底喜欢,而且是表姐相赠,想来父亲也不会说什么,思及此,便起身道谢,几人又用了茶,正闲聊着,阍人通报睿王世子过来接世子妃回府了,许明姝才依依不舍告别离开。

夏锦言回到溪月阁,两个丫鬟终于忍不住,开始抱怨许明瑶欺人太甚,夏锦言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她正捧着鼎博山炉,专心致志地打着香篆,脑海里全是外公说的“世人浅薄,不知贞洁在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守得住本心就是贞洁。”

这就是母亲送我来此地原因吧。<

;eval(function(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