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就改呗。
这次审查能够给出明确的修改意见,也印证了贺新最初的判断:既然上辈子他能够对《无人区这部片子有印象,说明最后还是能够上映的,毕竟中影就算再家大业大,也不能看着那一千多万投资白白打水漂不是。
事情已经有了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苗头,贺新也准备前往柏林的准备工作。今年是柏林电影节六十周年,就跟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七十周年一样,增加了不少纪念性的活动。而且今天这个时间也确实不凑巧,电影节二月十一日开幕,二十一日闭幕,正好卡在春节这个当口。去参加电影节无还得在德国过年了。
“周哥,你能去当然好了,我都不用请翻译了,哈哈!”
这天贺新正在办公室里和《钢的琴的摄影师周舒豪打电话,邀请他届时也一起参加电影节。这家伙曾在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和柏林艺术学院混过好几年,是出了名的德国通。
“老板……”
小豆丁突然怒气冲冲的闯进来,看到贺新正在打电话忙刹住车。
贺新看了她一眼,继续跟电话里道:“好,那咱们就说定了,到时候就在柏林碰头。嗯,再见!”
挂了电话之后,贺新难免皱起眉头道:“又出什么事儿了?”
“有人骂浩子和《无人区。”小豆丁咬牙切齿道。
“《无人区都没上映,有什么好骂的?”贺新难免一愣。
小豆丁二话没说,走过来打开电脑网页:“你自己看了!”
“生这么大气?”
贺新一脸狐疑地看向屏幕,就见渣浪博客版块有人发表了一篇置顶的文章,标题十分醒目——《青年导演切勿自恋。
“我曾写过文章《走出自恋的情结,批评某些久负盛名的电影导演们不要太自恋,否则会在自恋中迷失。近来,我发现一些被传媒娇宠、小有成就便名声大噪的年轻导演也在自恋,自恋得昏昏然。
青年导演宁皓当下因自恋而迷失在自己的新作《无人区里。在电影《无人区里,宁皓将他的“疯狂”系列作品的“疯狂”艺术路线进行到极致。尽管他自己在谈到《无人区时,毅然表示绝不重复让他声名鹊起的《疯狂的石头,也不会重复让他晋身亿元票房俱乐部的《疯狂的赛车。他表示,他过往的那两部“疯狂”作品,过于关注人性猥琐。然而在《无人区里,岂止是关注人性猥琐?
在宁皓营造的无人区里可以杀人越货,可以敲诈勒索,可以逍遥法外,可以为所欲为!活动在《无人区里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创作者以为这是无人区,便可以将疯狂玩颠,将疯狂玩到极致。作为国家公民安全的维护者——警察,在《无人区里愚蠢而又无能。
宁皓们认为既是无人区,就是警力延伸不到的地方。疯狂犯罪就有了艺术合理性。然,这是哪里的无人区?是公海么?
不是,剧情提示这是中国疆省境内的无人区。
如此以来问题就出现了,不是环境选错,而是艺术表现有误。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失误,最主要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这样的艺术设定和艺术表现与中国国家形象不利,与中国国民形象不利,与中国公众安全心里不利!因娱乐而损公,乃症候所在也。”
看到这里,贺新顿时眉头紧锁,这是什么意思?明明审查通知单上指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但这篇文章的作者表达的分明就是全盘否定啊,这是一棍子打死的节奏啊!
他不禁摇摇头,接着往下看:
“宁皓因成功而自信,因膨胀自信而自恋,因自恋而陷入创作误区。由此联想到同样声名显赫的陆串的《南京南京,影片的艺术品质令人赞叹,足以证明陆串过人的才情,然而影片所呈现的国民形象国民精神,那份面对日寇入城的木然,愕然,惧然,像牲口一样任日寇宰杀践踏凌辱,令今天的观影国民作何感想?
仅仅是仇恨日本***吗?又仅仅是反思国民的劣根性……
这些青年导演过于相信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把握能力,但事实上,他对那段历史的误识,无意间让民族精神蒙羞!
他的艺术视野应从迷恋自己,转到赞赏我们民族拼搏向上的精神,推动民族伟业前行的时代精神。
本文提到的这些年轻导演,都是我欣赏喜爱的。十分唐突的批评,没有冒犯之意,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因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我亦呼吁相关部门,呼吁评论界、传媒界还有艺术前辈们,为青年导演成长营造健康的氛围,不要再捧杀!”
下面落款:赵鸨华。
看完整篇文章,贺新一时无语。
原本事情已经有了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怎么就有人跳出来带节奏呢?这是有心人打压?还是代表电影局、审查委员会的意见?
不过他马上排除了后者,因为后者作为神一样的部门,根本不用如此脱裤子放屁。真要一棍子打死,也不用出具什么审查意见了,一句话“不行”就把你给打发了。
那么就是有心人打压,亦或作者本人跳出来刷存在感。
《无人区审查没通过并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