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改土归流,大明帝国阶段性统一【求月票】(5 / 7)

“黄金千两?”

这话一出,老哥朱元璋顿时也是一惊。

黄金千两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这么多的黄金。

“烧开水?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个烧开水法?”老哥朱元璋说道。

随后朱瀚就把自己正在实验原始蒸汽机的事情告诉给了老哥朱元璋。

详细地讲了一遍什么是蒸汽机,然后就是蒸汽机的原理。

老哥朱元璋听到一半,就立刻意识到了其中巨大的好处。

“七五,你说的这玩意一旦造出来,岂不是只要有煤炭烧水,那就可以不用牛,不用马,就可以让船舶和车马自己走?”

对于老哥朱元璋的这番话,朱瀚也是大为惊奇!

果然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一通百通啊。

他仅仅说了一个蒸汽机的提供动力的原理,然后老哥朱元璋就立刻联想到了蒸汽机的应用。

不得不说,这一份天赋天和聪明劲儿,如果让老哥朱元璋搞发明创造的话,恐怕也不输万户陶广义等人的。

朱瀚竖着大拇指对老哥笑嘻嘻的说道,“哥,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这么想的,无论是人,还是牛马,力气到是有限的,等以后万一遇到一个什么巨大的工程,那就必须指望烧开水的蒸汽机了啊!”

“这蒸汽机若是搞出来的话,只需要一个人往里面不停的添煤加水,就可以顶得上无数人力。”

朱瀚自己现在就着手研究蒸汽机,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

如今大明各地的工坊、矿井等,可谓是百齐放,需要的人力非常多。

特别是应天府的各种冶铁工坊之内,因为铸造的各种铁件、铜件越来越大,需要的动力仅仅依靠牛马和人已经不能满足。

所以研究蒸汽机动力,已经是迫在眉睫。

朱瀚不久之前签到得到了一套早期原始版本的蒸汽机构造图。

这一份构造图可谓是非常的详尽!

从小配件到大的整体安装布置,都把原始蒸汽机的要点给讲的非常通透。

但是,哪怕是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蒸汽机构造图,实际制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历经大半个月,万户等人才搞明白其中的基本要点。

又是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打造出了第一个实验品。

哪知道第一次实验,这个样品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锅炉都飞到了天上,请大半个应天府的百姓们听了一个大炮仗。

“这个蒸汽机真要是这么有用的话,那依靠万户陶广义他们手下的那点儿人够用吗?”朱元璋关切的问道。

朱瀚摇了摇头,说道,“不够用啊,但是人手不够用,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我们缺合人手。”

“那就从各个工坊调集工匠来啊。”老哥朱元璋说道。

朱瀚摇摇头,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那些工匠大部分都是熟悉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儿,这烧开水的蒸汽机,他们可连基本原理都搞不懂。”

发明创造这东西,并不是人多就管用的。

这些工匠大多数是熟能生巧出来的。

对于许多科学技术,并不明白,对于如何制造一个蒸汽机,他们的那点儿才能更是有些不够了。

朱瀚对于这个事情也没有办法。

毕竟培养人才这件事情急不得,就算是急也急不出来人才。

随后,朱瀚又向朱元璋讲了一番蒸汽机的构造、使用和以后的发展前景。

蒸汽机这东西,老哥朱元璋心里对它充满了期盼。

最后说的朱元璋心中直挠痒痒,恨不得立刻下诏令从全国选拔人才来应天府,专门是用来研究这个烧开水的蒸汽机。

只不过,老哥朱元璋也已经明白了,此事急不得。

“七五,看来你之前说的对啊,培养人才还真是迫在眉睫,指望那些知乎者也的儒生们,无论如何也搞不出这蒸汽机的。”朱元璋说道。

如今的大明皇帝朱元璋跟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差别巨大,他早已经对于那些酸腐儒生不感冒了,而是指望着朱瀚的儒家新学人才。

“大明将来长盛不衰,制霸天下,依靠的就是这些工匠们发明创造,知乎者也不能强军,不能耕田,不能经商,也就是勉强用来稳定一下人心罢了,以后早晚要把他们给淘汰掉的。”朱瀚说道。

老哥朱元璋点点头,如今大明虽然实行旧学和新学两科科举,但新学科举逐渐强大的势头已经势不可挡了,旧学已经逐渐在百姓心目中沦为次选。

只要谁家有肯读书的孩子,无不都是想着去儒家新学的学堂学习。

很少有人把自己家的孩子送进儒生秀才的门下去读四书五经和知乎者也。

这个改变对于大明来说可谓是非常的重要。

朱瀚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他对老哥朱元璋说道:

“哥,过两天,应天府的女子太学就要开课了,我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啊,是不是应该让嫂子去露个面?”

女子太学的制度,明显正规太学有些差别。

毕竟许多女子来女子太学求学,并不是想要读书做官,也不需要她们多么刻苦,只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