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些钱,全是从一家人牙缝里抠出来的。
多一个铜板都没有。
退学回来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要怎么养活一家四口人。
得种地,可光种地是不够的,那只能勉强不饿死。他可以帮别人写对联、写信,但对联只有过年才写,信更是少有机会。
更别说村里还有秀才,能考读书写字赚钱的事,第一个找不上他。
姜宁看卫长昀脸上表情,一点点露出茫然,倒不觉好笑,只是有些心疼他们。
一辈子都长在这里,连赚钱的法子都天生比别人少。
“有我呢。”
卫长昀闻言回过神,看向对面坐着的姜宁。
姜宁脸上带着笑,跟那染着朝露的山茶似的,一直悬着的心,不知怎么就有了着落。
“不过也得你跟我一起。”姜宁笑弯了一双眼,立即说正事,“咱们先算算家底有多少,知根知底,才能未雨绸缪。”
卫长昀不平静的心绪,被这句话轻易压下。
“?”
姜宁和卫长昀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才把家底理明白了。
卫大留下的现钱有小半贯,也就是二百来文。
家里小麦粉、糙米加起来有二十斤,还有玉米面十斤。猪油半罐,盐和糖也是半罐。
地一共是有三块,都离得不远,加起来两亩多一点,水田不大,只有半亩。
至于禽类,一只没有,全在办席的时候给炖了。
姜宁咬了咬下唇,盯着手里那张纸,前一半还是他自己写,后边就交给卫长昀了。
字迹相去甚远,一个潦草得几乎认不出,一个笔锋有力、字迹清隽。
卫长昀看了看那字,问:“是有什么没算上?”
姜宁眉头舒展开,认真道:“先去买些鸡崽吧。”
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屋子四个人,全都在长身体。养猪是长线作战,现在养是来不及了,但养鸡可以。
不吃鸡肉,每天来俩鸡蛋也可以营养均衡。
绝对不是因为没钱买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