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团的简称。
大致有文工团、宣传队两种,还划分有专业,业余两类。
70年代,按规定各大单位才能有专业文工团。
大单位的意思,即各军区、军兵种、各总部和海军舰队、军区空军经中央军委批准定编的文工团宣传队。
各军、师和省军区、军分区的文工团宣传队,尽管有的水平很高,但仍是业余的。
这业余的和专业的区别可就大了,不光是编制上,待遇上也不一样。
专业文工团的正式演员都是干部,最低也是正排级。
业余文工团的演员算战士,什么时候提干那是以后的事。
在服装上也是一目了然,干部演员穿四个兜的,战士演员穿两个兜的。
不过,说是业余的,实际上不少都是吃“专业饭”的。
和后世的劳务派遣类似,拿着“业余”的待遇,干着“专业”的活。
七十年代中期,部队专业和业余文艺演出团体数量多,编制大,人员多。
对社会上的文艺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会唱歌、跳舞、拉乐器甚至翻跟头的中学生,都被特召入伍当上了令人羡慕的文艺兵。
程开颜那时候的经历就是这样,不过他一开始是战士,有一次部队里来了文工团慰问演出,缺一个弹钢琴。
程开颜就抓住机会上去弹了一次,展示了超高的钢琴水平,于是就被文工团一位三十多岁,姓陈的女干部以“拉壮丁”的形式带去了文工团。
当时的文工团,钢琴人才很是稀缺,一个军区文工团都找不出来几个,毕竟钢琴这种乐器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习的。
但有意思的是文工团里排练节目,多是需要会手风琴,小号,打鼓这些人。
钢琴反而需要的很少,只有国际上的那些经典节目排练时才需要他出手。
因此程开颜就很闲,游走在文工团里帮帮别人的忙,混日子。
再加上程开颜样貌好,文工团的女孩们都比较喜欢他,受欢迎。
“现在想想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程开颜回忆着忽然笑了起来,想着想着他来了灵感。
经过连续好几本作品的锻炼之后,程开颜的写作功底,早就有了不小的进步,基础相当扎实。
现在回想起来《芳草中的剧情,难免因为赶剧情,有些粗糙了,有机会再精修一下吧。
但现在的任务是写书,赚钱。
“那就不好意思,抢了芳华这个名字,挺好听的,说不定以后和《芳草还成了姊妹篇呢。”
程开颜想到这里笑了笑,他自然不是要照搬严歌苓的《芳华,也不是歪屁股冯裤子的电影版《芳华。
而是属于自己的,在个人与集体中夹缝生存,理想与现实中欢笑怒骂,辛酸苦辣的青春芳华。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
村庄,田野,阳光与树木一一掠过,不见踪影。
狭小拥挤的车厢里,气温闷热潮湿。
一个拿着铅笔和本子的年轻人书写着,一会儿闭着眼,梳理着剧情结构。
小桌板对面的清丽少女专心看着书,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
不知道过了多久。
列车门外,走来几个人影,衣着得体,神色不一。
其中还有一个身着整齐军装,面色刚正的中年男人。
几人推门走了进来,扫视一眼,看到一个睡着的年轻男人,和一个看书的年轻女孩,温和的问:“这里是604车厢吗?小姑娘?”
“是的,你们是?”
刘晓莉下意识看了眼程开颜,黛眉微皱,出门在外她的警惕心早已经拉得无限高。
上次从bj回江城的火车上,她就听说了另一节车厢上出现了盗窃,打架伤人的事件。
容不得马虎。
“那就好……不要这么警惕!我们也是这里的乘客。”
其中一个中年妇人扬了扬手中的车票,笑呵呵的说道。
“随意。”
刘晓莉摇摇头,拿着书起身,回到对面的床铺。
她轻屈月臀,挨着程开颜坐下,并不理会他们。
而是眼神温柔的打量着程开颜安静的睡容,细声道:
“睡着了呀,好安静呢。”
刘晓莉考虑到坚硬的床板可能睡得不是很舒服,她想让程开颜睡的腿上,这样更舒适一些。
但她觉得这个动作可能会太亲密了,还是在这么多陌生人面前,就有点羞涩。
“反正都不认识,而且这家伙都睡着了,应该没事的!”
少女心里想着,于是伸手将程开颜倚着手肘的脑袋,动作轻柔抬到自己的腿上枕着。
低头看到他额头的细汗,又用书充当扇子,给他扇着清凉的风。
清凉的风吹动二人的头发,在脸颊上晃动,程开颜皱着的眉头松了松。
进入车厢的一行人见状,都颇为暧昧的看着她们。
微汗膝枕,素手清风。
好福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