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启程返京
清晨,六点。
朝阳已经将整个校园照亮,新生们自发地穿好军训迷彩服出门。
他们将进行晨跑。
晨跑,关于这一点,其实和叠被子一样,说起来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希望学生们能借此养成良好的早起习惯。
跑步是沉闷着。
教官的口令,学生的嬉闹,嘹亮的哨音,杂乱的步伐。
等到晨跑结束后,便是吃早餐。
西南联大的早餐很丰富,有包子、馒头、面条、玉米、红薯,有豆浆、牛奶、羊奶、生汤。
当然想喝粥,也可以选择白米粥、地瓜粥、小米粥。
想吃什么就选什么,然后在最后出口那边刷一下学生证、职工证或者教官证,便可以了。
没有人会多拿,都是吃多少拿多少。
倒不是每个人本来就是这么好的素质,而是但凡经过那些手臂戴着红袖章的大妈的批评教育,就没有人会去浪费。
曾经有人三番五次浪费粮食,大妈再三批评教育都改不过来,然后反馈到学校,那学生被送去养殖场,养猪种菜一个学期后,毛病便被改过来了。
不仅仅学生不会浪费,教职工、教官们也不会浪费。
几乎学校的教职工,都会选择带着家人来到食堂吃饭,也省得早早起来煮饭。
也就节假日,家里才会开火自己煮饭。
刘韬今天没有在总部食堂吃饭,而是到了西南联大食堂,他随机抽取了一食堂,就进去了。
西南联大不止一座食堂,但是食堂都差不多。
他隔一段时间,总是会亲自来西南联大食堂吃饭,既是吃饭,也是亲自了解。
衣食住行,吃饭问题不是小问题。
学校有没有运行得好,从吃饭上面就可以看出来。
西南联大的经费,几乎都是来自于盘山集团,刘韬自然不希望这些经费被浪费掉。
西南联大的办学经费全国最高没关系,盘山集团担负得起,但是钱了得起到作用。
排队打好早餐,他的早餐很简单,一杯牛奶、一个肉包子、两块玉米、一根油条,然后在出口的地方刷了一下他的职工证。
随后刘韬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食堂的位置有四人座也有两人座,刘韬选择的这个位置,刚好是四人座,其他三个位置坐着三个女生。
这三个女生穿着军训迷彩服,只看这一身穿着,就知道是今年的新生。
三个女生认出刘韬,顿时显得拘谨起来。
刘韬和颜悦色,主动和她们聊天,很快三个女生也不拘谨了。
这一聊,便是半个小时。
约莫九点的时候,走在操场上,随处可见一队队正在站军姿、走队列。
相比第一天的时候,已经好了许多。
云省这边,从小学便开始有军训,但是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甚至便是现在,也不是所有高校都有在进行军训。
全国高校,总共就一百多所高校有在进行军训,有的军训甚至只有两周时间。
这也让西南联大的学生,表现各不一样,参差不齐。
特别是港台学生以及海外华人留学生,在这方面更是差了很多,他们在服从性这块,意识就差了许多。至于一些白人留学生,那更是叫苦不迭着。
这一天,刘韬接了个电话后,便坐着自己的专机返回京城。
却是苏尔坦即将来华了。
作为老朋友,自然需要接待一番。
盘山集团在中东的很多事情,也是需要借助沙特的力量。
多个朋友,多条路。
也许什么时候,这个朋友便可以帮上忙。
而且现在国际原油价格被压低到25美元/桶以下,刘韬也想在这个时候多进口一些原油,作为战略储备石油。
虽说油库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但是一切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中东那边随着海湾战争结束,日益趋向于平缓,但是欧洲南边可是火药味十足。
到目前为止,苏联与美国还没有取得建设性成果。
苏联指责美国在对苏联经济实行‘万塔计划’,是在破坏苏联经济;而美国对此根本不接受,解释那只是万塔等人私人行为,并非美国政府行为。
双方的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
全面上演着对垒,只差真正动手。
明明感觉到随时有可能擦枪走火,可偏偏就是没有擦枪走火。
反而是位于南欧的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越来越麻烦了,恐怕撑不过今年。
南斯拉夫的八个联邦构成单位包括了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境内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现在南斯拉夫可谓是内外矛盾重重,在铁托去世后后,南斯拉夫再没有天降猛男,可以整合各方。
这些年,虽然依靠着石油收入,南斯拉夫还算可以,但是要知道南斯拉夫内部石油可是分布不均,这难免产生了利益分配不均。
日本那里,自从楼市、股市泡沫化破碎,重创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