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两地风云(2 / 3)

再出现突兀性,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以及各国的情报系统,想要大规模兵力调动,又要掩人耳目,实在是太难了。

现代化战争,是高科技战争,这是一点都没错。

各国纷纷组建军事观察团,前往战场,就近了解战争。

贝拉克召开新闻发布会,态度呈现明显的变化,对于澳洲爆发的战争,贝拉克谴责挑起战争的,认为这是对人权的践踏,是对澳大利亚主权的践踏,态度非常强硬,并且表示,美国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美军将会帮助澳军平叛,让澳大利亚恢复和平,并且警告了日本人。

而对于南亚爆发的战争,贝拉克丝毫没有谴责巴拉特,没有谴责巴拉特对东印发动战争是对东印主权的践踏,而是呼吁双方有什么矛盾应该通过政治谈判解决,而不是战争,表示美国愿意从中调停双方战争,双方可以在美国举行和平谈判会议。

这一天,实兑港,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大海港,每天都有海船抵达这里卸货,或者是装货物然后出口到全国各地。

此时一首海船,正在装卸着武器弹药。

这是昨晚东印、南印紧急购买,而今天就已然可以装船。

码头上,有着雇佣兵在戒备着。

通过船运,不需要一天时间,便可以抵达东印、南印的码头进行装卸。

战争的消耗,是极为恐怖的。

不管是对武器装备弹药,还是对于生活物资。

自古以来,战争的规律从来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代战争,既是高科技战争,但是也没有改变,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现在全球的目光,都看向澳洲和南亚,毕竟这么大的战争,想不让人重视都难。

就在轮船鸣笛起航的时候,京城,一场高规格的会议正在举行。

这场会议,却是在讨论澳洲风云以及南亚风云。

作为世界工厂,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的,都会影响到世界工厂。

毕竟现在的世界一个现实就是,华夏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比如澳大利亚就好了,华夏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亚,并且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羊毛、水产品、红酒等等。

现在澳大利亚出现这么大的事,贸易自然是受影响。

还有巴拉特,双方同样也有贸易往来。只不过因为巴拉特人的信誉不怎么样,想要进口商品,往往是要交更多的定军,华夏这边的商家才会发货,而在获到码头要卸货前必须结清尾款。

没办法,实在是巴拉特的信誉太差了,大家都被坑怕了,只能采用这种办法。

看看欧美、日本的公司在巴拉特投资,结果都被坑哭掉。

日本给巴拉特贷款,修建铁路,结果被坑哭了。帮助规划铁路、帮助选线、做可行性分析、设计什么都完成了,甚至给了印度大笔超低息贷款,还款时间更是长达50年,可是等到要开工征地的时候,巴拉特人告诉日本人,这块地不能征得改线,哪块地不能征地又得改线。

甚至于刚刚建设的一小段铁路,铁轨等都被巴拉特人给偷走。

按照现在的进度,别说十年了,就是给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也建不好。

而结果是,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日本人发现,那笔超低息贷款都被巴拉特花光了。

日本人惨,美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美国人将电话服务、互联网服务放到巴拉特,结果好家伙,每年美国人被巴拉特人给骗的金额都有几百亿美元,甚至多的时候一年都上千亿美元,甚至还有美国人被骗到巴拉特,被ox然后女的被卖、男的被割了器官。

美国人在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军事基地,但是惟独美国人在巴拉特的军事基地的军人,会被当地人给ox,更可怕的是,巴拉特人不仅ox女兵,他们连男兵也不放过。

对于巴拉特,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能以正常思维去看到巴拉特、理解巴拉特人所谓。

不然的话,再聪明的人,恐怕想个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

目前来说,要考虑的不是停止战争,战争发起容易,想要停下可就没那么容易,因为战争发起只要一方就可以了,但是战争要停止必须得双方。

只有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双方精疲力尽,不想打了,别的国家想要调停战争才能使得战争停止。

目前要考虑的是,控制着战争的规模,以及战争的边界!

巴拉特,没有核武器,也已经没有了洲际弹道导弹,就是中程弹道导弹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近程弹道导弹。

这也意味着,战争的边界控制在南亚是很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关于美国在这里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大家也得有所预料,得有心理准备。

在打代理人战争这方面,美国和苏联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美国会不会借助此次机会,在南亚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从而引发南亚的洗牌,这谁也说不准。

除了美国,俄罗斯的因素也不得不考虑。

因为从苏联开始,苏联与巴拉特的关系就一直不错,双方有着非常多的合作,甚至连巴拉特的空间研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