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郑玄归心,朝廷来诏(1 / 2)

只见赵云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一脸郑重的说道:

“康成公,你问的这第三个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你,但我可以告诉你一点,

我赵云此生没有别的志愿,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此,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包括我的生命,期间,如果人要挡我,我便杀人!如果神要挡我,那我便杀神!

将军虽挂封侯印,腰间常悬带血刀,谁也不能阻止我完成心中所愿!”。

赵云此话一出,瞬间震惊了郑玄,他何时听过这等旷世言论啊!简直是震人心魄,头皮发麻啊!

话说这赵云也是没谁了,为了把郑玄搞到手,他居然把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即横渠四句给搬了出来。

果然,出神良久过后,郑玄便一脸震惊的说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镇北将军好志愿,没想到将军年纪轻轻,便有了这等志愿,老朽佩服,也自愧不如啊!”。

说完,郑玄便躬身朝赵云施了一礼,以示敬佩之情。

而赵云见状,当即伸手扶持道:

“康成公使不得!使不得啊!在下只是后生晚辈,当不得康成公如此大礼啊!”。

不料郑玄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摇头道:

“镇北将军当得!你年纪虽不大,可却是胸有大志,心怀天下,有救万民于水火,开万世之太平之心,

对此,老朽代天下万民拜你一番又如何?别说是一拜,只要你能完成此愿,让老朽天天拜你都行!”。

赵云一听此话,便知道收服郑玄有戏了,于是便趁热打铁道:

“康成公,既然你也有救万民于水火,为万世之太平之心,为何不随我去辽东,助我一臂之力呢!

正所谓一人智短两人计长,有了你的帮助后,我想我的志愿跟抱负,必然能够早一日实现,康成公,你说是也不是?”。

说完,赵云便目光灼灼的望着郑玄,等待着郑玄的回答。

看着眼前目光如炬,求贤若渴的赵云,郑玄笑了,随后便微微点头道:

“将军能有此心,老朽岂有不助之理?”。

“康成公,您这是答应了小子的请求?”。

“不错!答应了!老朽愿意随你去辽东,开设学宫,教化万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听到郑玄的再次确认后,赵云顿时激动的无言以表,只见他满脸兴奋的说道:

“好!好!太好了!今日我得康成公相助,犹如那周文王得姜尚也!何愁大事不成?”。

“哈哈哈哈,镇北将军言过了”。

“康成公当得!当得!”。

收服郑玄后,赵云整个人都兴奋的不行,为此,他特意回去找甄姜杀了一个回马枪,以示庆贺,同时也平复一下他激动的心情。

赵云的这一波操作,搞的甄姜是不明所以,痛苦并快乐着。

中午时分,

就在赵云刚吃过午饭,打算再去找郑玄唠唠嗑,拉近拉近感情时,外面忽然传来了士兵的通报声,

“报!将军!朝廷八百里急报!”。

“拿过来看看!”。

“诺!”。

很快,赵云便看完了朝廷发来的急报,只是他看完后,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复杂,

“居然是招我入京受封?往常都是圣旨封赏,这一次怎么会让我入京受封呢?莫非里面有什么猫腻?”。

想到这里,赵云便不由得心生警惕,

“去将沮授喊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让他速速前来”。

“诺!”。

没过多久,沮授便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将军!何事如此着急啊?”。

赵云闻言并没有说话,而是伸手将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递了过去。

沮授见状,当即接过并快速的阅读了起来,

“历时九月,黄巾之乱平息,镇北将军赵云镇杀张角三兄弟,平定幽州,冀州,兖州有功,特令其入京受封,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很快,沮授便将朝廷发来的急报看完了,只见他一脸笑意的说道: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这是好事啊!朝廷要给你封赏了”。

赵云闻言,当即眉头一皱道:

“公与,你觉得这是好事?确定不是朝廷要招我过去坑杀?”。

赵云话音刚落,沮授便笑着说道:

“将军你想多了,在这次镇压黄巾军叛乱之中,你不仅平定了幽州,冀州,兖州的黄巾,还灭杀了张角三兄弟,可谓是功劳甚大,居功至伟,

所以在这个时候,哪怕是陛下对你有所猜忌,也不会选择动你的,将军你就放心的去吧!”。

不怪乎赵云有所顾忌,因为他真怕刘宏给他来个坑杀,毕竟如今的自己,确实是拥兵自重了,

他可不想学卢植,也不想学历史上的那些名将。

不过听完沮授的分析后,赵云心里稍稍的放了下来,但他还是一脸郑重的说道:

“公与,那你觉得我此次入京受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