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1 / 3)

所幸,着火地点在贺家后面一座废弃宅院。即使周围邻居尽力去救,但火势很大,一场大火过去,只剩下了残骸。

听人说是因为烟花火星子点燃了院里柴草,人们都去了中街,无人在意间燃了起来。

“小姐,进去吧。”妙青拿了件外衫披在她肩上。

院中正巧能看到那处宅院,黑色的烟直冲天际,与墨色融为一体。

府外还能听到人们议论声。

这场火本该烧得本应是贺家家宅,却阴差阳错点燃了废宅,其中定是有什么意外。

微风吹起额前碎发,杨芮叹息一声,眸光黯淡了许多。反观这几日遭遇,杨芮多多少少有些懊悔,来到贺家忙没帮上,却带出来这么多麻烦。她开始反思,走的每一步是对还是错。

“小姐,阿岐那边派人来说,今晚上还是不要待在府中,他在隔壁找了处宅院,让我们过去那边。”妙青接了消息就匆忙来报。

杨芮拽紧外衫,“你先过去吧。”

妙青眉头一紧:“小姐不一起过去?”

杨芮垂下脑袋,水塘里有鱼儿游来游去,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她道:“过几日我就离开源城。你的契我留下了,若是想找个地方自己好好生活,你就告诉阿岐,把那契烧了,他会给你一些维持基本生活的银子。”

妙青一愣,她来贺府不过几日,怎就要被赶着离开。

她急道:“小姐,我既签了字,就不会有离开的想法。小姐去哪我就去哪!”

杨芮坐在廊上,后背贴着柱子,侧身看着水中鱼儿,严肃道:“下刀山过火海,你也愿意?”

妙青虽有些发怵,却还是“扑通”一声跪下,闷声道:“我愿意,奴婢愿意跟着小姐。奴婢之前在家中并不受待见,所有人都能欺负我这么一个‘外人’,但在小姐身边不同,我能有活下去的力气,能见到许多新奇的事物...就连那府衙,我都是头一次见到。”

她越说越语无伦次,开始哽咽起来。

这些勾起了妙青过去回忆,杨芮回过头来,妙青惶然地跪在地上,可脸色比第一面好了许多,若是能一直高兴下去,也不是件坏事。

杨芮脑海里回想起东花厅中那些话,顿觉恶寒。邵县这种地方,不知有多少女儿家与妙青一样,备受压迫,甚至没有权力去选择人生。

她问:“我要去上京。你确定要去吗?”

妙青俯身磕了个头,道:“小姐去哪我去哪。”

杨芮让她起身,自己走进了屋中。

案桌上摆着宣纸,原本那一沓被墨渍染透了,这一沓一尘不染,看样子是阿岐替换过的。她手指拂过桌边,走到正中间拿起了笔。

杨芮的声音比往日冷了不少,长睫掩下眼中情绪,尽力轻声道:“此行艰难。你我二人要分两道走,我去上都府办事,你直接去上京。明日让阿岐给你文牒,你拿着文牒入京。记着,进入上京城后直接去城西宣王府,找一个叫刘伯的人,把这封信给他,他会安排你的去处。”

妙青站在对侧,一时结结巴巴,“宣...宣王府?”

杨芮抬眼看她,直接道:“你分得清东西吧?不分也没关系,进城直接找人问。”她放下笔,移开镇尺,从袖中拿出一块印章哈了口气,盖在信封脚处。

一气呵成。

“这样就行了。接下来的路要你自己走,路上可没有人保护你了。”杨芮把纸折好塞进信封里,递到妙青面前,“收好,路引什么的通通找阿岐。”

妙青双手接下信,半晌才明白过来,话音哑在了嘴边。

杨芮看了她一眼,没多说,转身去收拾包袱。

妙青看着信封,心中更加坚定,认真道:“小姐,我一定不负期望!”

杨芮背着身叠衣服,笑了笑,“明日拿到文牒就出发吧,你一个人,记得带个防身的物件。”

妙青点头,胸口紧贴信封,像是珍宝一般爱不释手。

“你回去收拾一下,一刻后我们去院子。”

妙青提着裙边小跑出门。屋中,杨芮停下动作。

榻前烛灯没有照罩子,整个暴露在外,灯芯即将燃尽。灯芯晃了晃,杨芮抬手护住,缓缓抬头,看向屋顶挪动的砖瓦。

外室落下一层尘泥,小石块在地板上滚了几圈,停在杨芮脚边,她借着衣物,不动声色地拿起包袱里的匕首,藏于袖中。

房顶脚步声消失,杨芮轻步走到门前,最后一滴蜡油染尽,屋中陷入黑暗。

一道银光一闪而过,杨芮侧身躲过,顺手拎起门边斜靠的斗笠,朝飞镖来的方向劈去。

噔——

飞镖扎进板子上,通身闪着银光。而对侧长剑出鞘,斗笠劈成两半。

杨芮迅速回头,朝门外追去。

黑衣人没想到她能追来,神色一凌,翻过矮墙,落在空地上。

与他相比,杨芮更加熟悉贺府构造,从侧门穿过,身形隐在假山之后,她拔下发间银钗,手腕用力一扬,银钗与她同时闪现,刀剑相碰,发出刺耳嗡鸣声。

他只接下了匕首,却没意识到银钗的存在,眨眼间刺进他肩膀。此人带着面罩,杨芮看不见他面容,月光之下只能见到一双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