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他似乎改变了苏轼最后那段凄惨的人生。
杨元奇唯一多要求的就是王闰之夫人在开封多养养,不用跟着苏轼一起奔波,反正都是回乡,等身体再恢复个七七八八再去就是。这也是张娘子离开开封前过来问诊给的意见。
(有一天杨元奇会明白:他其实错得有多离谱。在政治这类血战中,抽身而退的人一定会死得更惨。因为你压根就退不了,除非你死了。)
……
苏轼有些怅然若失,人就是这样,一直想离去,真正走到这一步又会不自觉矫情一下。端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这是他做到最高的职位,现在一下就放手了,人总要想三想四一会。
苏轼马上也要满六十岁了,他不想自己头脑反应迟钝再来这朝堂混饭吃,他不觉得那个时候他的决策会更理智,他觉得也许他再也回不了开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