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1 / 3)

筒子楼做饭的地方都在外头走廊,何巧凤气势汹汹地端着饭菜进屋,把碗盆往桌上重重一摔,喊:“吃饭!”

屋里的江宝花兴冲冲出来,看清楚菜色后,小嘴翘的老高:“妈,咋吃这啊,不是说好给我买卤肉回来?”

江家人口少,在这个不少人拉饥荒的年代,他们顿顿都能吃上饱饭,隔三差五还能添点荤腥改善伙食。

江宝花都多少年没见过这种菜色了。

水煮出来的青菜拌点盐,挂不住肠子的稀面汤,还连块红薯都舍不得放,她吃惯了有滋有味的好饭,哪下得去口!

何巧凤也觉得今晚的饭菜是委屈了养女,但江甜果哪配吃她一粒粮食,她软着声音哄人:“喝点稀饭,吃完了你赶紧回房间。”

养女屋里有不少果子饼干,总归是饿不着她。

江宝花瘪着小嘴,这才不情不愿地坐到了饭桌旁。

江向军低头吃了两口,觉得实在不像样子,他喊妻子:“把早上的馒头拿出来。”

何巧凤“啪”放下筷子,直勾勾地看着他。

江向军又重复:“拿出来。”

向来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她,头一次没搭理人,饭也不吃扭头回了房。江宝花瞪大眼睛,左看右瞧也默不作声的离开了屋子。

江向军脸上表情有些尴尬,坐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全家唯一能认真吃这顿饭的,可能只剩下江甜果了。

面对这三人的算计,羞辱,漠视,孤立,江甜果连眉头都没皱上一下,权当是给吃饭添个乐子。

她一口一口把碗里的稀饭喝完,又吃了些青菜,端碗推门走出去。

何巧凤这顿饭做得快,因此她出来时,走廊里还有不少人,炒菜锅里翻涌着锅气,邻居们准备晚餐,时不时和隔着七八米的朋友隔空唠嗑。

热闹和喧嚣在看到她时诡异的安静了一瞬间。

江甜果淡定地走到走廊的水龙池旁,拧开水管,把碗筷仔仔细细清洗干净,才转身回了屋。

她一走,走廊上的婶子们顿时炸开了锅。

“这就是江家的亲闺女?”

“好不容易来一趟,孩子碗里连点油星都不见?”

“又不是没条件,咋这种做派,这两口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江向军在厂里带了十几年的好人面具,这一刻在邻居心里缓缓裂开,对亲闺女都这样,平时装出来的要能有几分真心呢?

——

王厂长家。

因为在厂子门口的事,他到家晚了些,说要给外甥露一手的鱼香肉丝,作为最后一道压轴菜端上了桌。

作为一厂厂长,他自然不用挤筒子楼,有自己的独门小院,要不然让别人看见他下厨,怕是得惊掉一地下巴。

“寒松,快来尝尝,这鱼香肉丝可是我的拿手绝活,你小姨想吃,我可都不轻易做。”王厂长十万个热情的招呼着来探亲的外甥。

要不是有着一层亲戚关系,他哪能扒上京城大院的子弟,就算不提他亲爹亲爷爷,只看林寒松这个人,才二十五岁就升到了营长,听消息还要往上再提一提。

年轻有为的俊后生,谁能不喜欢!

吃饭的时候,王厂长手里的筷子就没停过,不住给外甥夹菜。

她媳妇老生常谈,操心起了外甥的婚事:“寒松转年都26了,谈对象没,是不是该考虑起来了?”

林寒松放下筷子,要是往年家人提起催婚,他肯定是不搭理冷处理。但想起今年缠上的烂桃花,他松口:“组织和我妈都在安排相亲,只是没找着合适的。”

喔,这是有意向了?

王厂长眉毛一挑,把这事放到了心里。

照这么说,那就是京城和部队的女孩都见过几个,但没瞧上眼。那要是自己能给他介绍成了,这可是大好事一件呐!

他一下子积极起来:“那你找对象有要求不?学历家庭啥的?”

“合眼缘的就行。”

林寒松答得坦荡,王厂长心思百转,揣度外甥这句话的意思,又把厂子里适龄女工人筛了一遍,心里有了主意。

——

墙上钟表指到八的位置,江家的门被敲响。

何巧凤连忙去打开门,热情的招呼着,“厂长,李科长,祁主任,快坐快坐。”

来的这仨人,一个是厂长;一个是财务科的科长,江向军的顶头上司;还有一个是妇联主任,都得好好对待。

江宝花也出来了,她从橱柜里拿出几个杯子,添上茶叶倒水,热情地和几个长辈打招呼问好,左右逢源的样子真像个开心果。

祁冰看着她一脸感慨:“宝花真是长大懂事了,把那么小个娃娃拉扯到这么大,老江夫妇不容易。”

江向军与有荣焉地笑笑,坐在一旁的李科长却没好脸色。

她近几年才调到厂里,为人正直。江向军平日的表现,在她眼里勉强合格,却因为厂里的种种考量,评上好几次先进。

搞得财务科的风气都被带坏了,天天不想着务实,倒是钻营着怎么出名。

再加上今晚听亲爹,也就是看门老头一顿八卦,本来该党支部来人的,被她插了一脚,来给可怜闺女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