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冬衣风波(二)(3 / 4)

业上下奔走,少爷忙碌着处理军政府事务的时候,他也为了陈家产业奔波不停,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让陈家的资产膨胀三四倍,高达近千万的资产。

如果说这样做也是错了的话,那么他也话可说。

“少爷自然是不缺钱的,可是少爷也许不知道,陈家并不只有少爷一人,靠着陈府产业吃饭的人也不止府内数十人,而是整个陈家数百口,其他依附我陈家的吃饭的人更多!”陈辉阳叹气道:“少爷当上都督这几个月来,来府上的人络绎不绝,来的不是亲戚就是旧友乡邻,走的时候没一个是手里空着的,靠以前家中的产业,怕是家里连应酬不起!”

听到陈辉阳不但不认错,反而是反驳自己的话,又是让陈敬云心中怒气丛生。他可不是什么圣人,肚子里也不能撑船,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两个月内就登上了高位手握极大权势的人,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这样跟他说话了。

所以陈敬云也毫不客气道:“那些人应酬来做什么,一律赶出去!”

陈辉阳却又道:“乡邻和宗族里,你可知有多少人为你卖命?不说乡邻,单单我陈氏子弟一月间就有数十人参军,报考福州军校的就有十余人。你说他们为何要参军?难道是真的为了少爷口中的共和?”

这话却是让陈敬云更气了,那些人真是为了自己卖命吗?还不是因为自己当上了都督,一个个都凑上来想要富贵。

可是他没有说话,因为有个事实他不得不承认,陈家是个世家家族,柳河巷的陈府虽然只有陈俞氏和陈敬云两人,但是福州陈家可不止只有一个南城柳河巷陈府,城内以及福州城外的庄园里,还聚集了陈家不少子弟。而这年代的家族观念还很浓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是天经地义的,当陈敬云一当上都督后,陈家子弟几乎立马靠拢了上来。不说陈家人了,就连陈俞氏的娘家俞家也有不少人来投靠,其中俞若飞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这个年代,尤其还是一个世家豪族子弟,要想摆脱宗族的影响是很困难的。

因为就算陈敬云可以不依靠宗族的力量,但是陈敬云发达了,那些亲戚之类的来投靠陈敬云想要条谋生的路子,他总不能全部拒绝,即便是他忍心拒绝了,但是那些人不直接来找陈敬云而是去找陈俞氏,到头来还是差不多。

想到这些的陈敬云也不再打算和陈辉阳辩解什么,很明显陈辉阳考虑到了陈家这个整体,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如今陈家的这种作为对陈敬云个人的声誉影响太大,陈敬云自认为是个有野心的人,如果到时候说自己的名声变成了纵容家人欺行霸市,到那时候这样形象的自己还能走上那条权力之路吗?纵观孙文、袁世凯乃是黄兴,宋教仁,即便是日后主政北洋的段祺瑞和冯国璋黎元洪等人他们有一个是让家人随便乱来的。

有了权力的他们还用在乎那些区区钱财嘛?

说到底,这个陈辉阳还是没想通透钱财在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眼光只看见了眼前的浮财,看不到以后的道路,他还只想着趁着自家少爷还待在都督位置上,就赶紧的捞一把,用以维持全族人的生存。

“五叔,这么多年了你也累了,我陈家的家业那么多,想必你老人家管着也累,以后你安心管理府内的事务,外头的生意我另外安排人!”陈敬云不打算让陈辉阳什么机会,但是说罢后觉得陈辉阳好说好歹也为陈家服务这么多年,就这样让他下去可能会让他心寒,再者陈家产业那么多,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陈辉阳在管理,如果他要是闹出什么事的话,说不准就能发生什么事,所以话停顿了会后又继续道:

“临群那小子在我卫队里做的还不错,过几日我送他到福州军校去!”

原本听到陈敬云要剥夺自己的权利想要自己安心养老,陈辉阳虽然法反抗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听到陈敬云说要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去福州军校他立即就是会晤过来。大家都是明白人了,知道陈敬云不只是说说,只要自己的小儿子陈临群进了军校,有陈敬云看着以后出来的前程定然是不会差的,同时也更加明白如果自己再弄出什么事来的话,怕是儿子的前程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为了儿子以后的前程,陈辉阳叹了口气后道:“府里的产业众多,如果我贸然撒手不管的话一时间可能会出乱子,我回去先整理后,等和后继者交接好了再走!”

陈敬云点了点头。[

等陈辉阳也走了后,陈敬云起身走到前,屋外的风有些大,吹在脸上竟是有了种寒风刺骨的感觉。

不过随后他却是听到秘书处的人回报,原本派去请陈敬安的人说是没请到陈敬安,再问起就是说陈敬安正在陈府内,有陈俞氏在那边护着卫兵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是回报陈敬云。陈敬云一听,脸色瞬间就是黑了下来,而后直接带了卫队回柳河巷家中。

刚进后院,就可以听见里面的一阵低哭声,走进厅一看,只见一个年老妇人和一个穿着西服的年轻男子正在和陈俞氏说话,那老妇人还在哭,年轻男子则是站在老年妇人的身后低着头不敢说话。

里面那人见陈敬云进来后,老年妇人连忙对那年轻男子道:“你云哥来了,还不快去磕头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