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为了中国(3 / 4)

里用手在上边掏了掏,随即拿出一块黑布包括的小盒子。用身影挡住后方的光线,他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支左轮手枪,子已经上满。他把手枪拿在手里试了试,然后放进了怀里。[

此时,陈敬云的演讲已经结束并且在卫队的保护下快速离场,而离场的方向却是和那年轻人的方向是个十字线。两人就如此两道交叉的射线一样往前走,年轻人一边走着还一边和周围的人群一样喊出了中国万岁,其实不但是他,很多年轻人也和他的方向一样,朝着陈敬云的方向走过去,不同的是他走的更快,路线更直。

随着人流向前而去,年轻人的身形很灵巧,如同一条水里的鱼一样游动在人流中,不用多久就已经挤到了人群的最前端,而这个时候的他脸色已经涨红,口里大喊着中国万岁,国社党万岁,甚至和少数几个人喊出了陈敬云万岁。如果不是他怀里的那支枪,那么他的表现就是一个标准的狂热国社党徒。

陈卫通走在陈敬云身前两步,他的目光始终在周围的人群来回扫视着,观察着可能潜在的危险。身为陈敬云的卫队队长,陈卫通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大,伴随而来的就是庞大的压力。他非常清楚,要自家司令命的人很多很多,那些怀恨在心报复的小杂鱼就不提了,更重要的是防备北洋方面对陈敬云的刺杀。实际上北洋方面对陈敬云的刺杀一直都没停止过,在广州战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苏南战事进行中的时候,赵秉钧的人更是连续组织了四五次的暗杀,陈敬云回到福州之后也进行了一次,但是这些人都没能见到陈敬云的面就被陈彩的军事调查局给抓了进去,抓了后问了同伙之后都不用问背后是谁指使的,直接枪毙了事,因为不用问都知道是北洋方面,之前军事调查局连赵秉钧给刺杀的亲密秘密信件和汇款的汇票都找到了,但是有证据和没有证据差别不大,陈敬云甚至连谴责一下都懒得谴责。

因为刺杀这种事情不但北洋有,国民军也有,陈彩的军事调查局也组织了几次对袁世凯的暗杀,但是都没能成功。北洋军和国民军很相似,那就是不管是陈敬云还是袁世凯,他们都掌控了绝对权力,但是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继承体系,袁世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确定谁会是他的继承人,而是继续用平衡的手法,让段祺瑞和冯国璋乃至曹锟等人都去争。袁世凯一死北洋也就彻底四分五裂了。而国民军一样,陈敬云这么年轻,可没打算弄个继承人在自己下面等着自己什么时候死的,没有明确继承人的国民军下面各个将领也都是各个派系,陈敬云一死的话,马成、沈纲、林肇民、林成坤这些人都法服众,袁方等人也不行,那些文官系统的就更不行了,四分五裂也是肯定的。正是如此局面,双方都想着刺杀对方,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能成功。

虽然没有把这些事情公布出来,但是陈敬云面临刺杀的威胁是越来越严重,陈敬云已经大大减少公开活动了,而这一次局势紧张,他不得不露出出来激励士气,安抚民心。为了安全,场地是特地选的开阔广场,几百米外都没有一栋房子,而且四周也有大批警卫师守备,随行的卫队也是全数出动,前来听演讲的人全部经过检查,不得携带枪支武器,刀子都不行。台上演讲时,除了陈敬云本人外,他身边还有好几个随行卫队队员,这些都是用来随时挡子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存在漏洞了,现在陈敬云的不远处就有着一个年轻人喊着扩热的口号,一边暗自计算着枪击距离。

陈卫通眼光四处扫视着,注意着哪怕一丝一毫可能出现的危险。陈卫通担任陈敬云的卫队队长已经一年,虽然担任陈敬云的卫队队长证明了他获取了陈敬云的极大信任,但是压力同样很大。

陈卫通乃是陈卫华的弟弟,这两兄弟在国民军中算是一个特例,国民军中为官者亲戚不少,父子同上阵的也有,但是两兄弟都身居高位,并且深得陈敬云信任的例子只有他们一个。陈卫华是老二营的四个队官之一,辛亥之前就已经是陈敬云的嫡系心腹来了,福州起义后成为陈敬云的绝对嫡系,升起官来跟坐火箭一样,迅速的爬上了第一师师长的位置,当时的他而是比沈纲更显赫的国民军将领,可惜苏南一战在唐天喜面前栽了跟头,虽然暂时退了下来,但是没多久又被启用为战略司司长,可见陈卫华并没有失去陈敬云的信任。

甚至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和身为陈敬云卫队队长的陈卫通脱不了关系,说是陈卫通向陈敬云求了情。陈卫通一直担任陈敬云的卫队队长,陈敬云把性命都交给了他可见对他的信任,组建东南宣抚使府的时候,陈敬云正式成立‘侍从武官室’,把自己的卫队调入其中,并让陈卫通担任侍从武官长,领上校军衔。这个军衔虽然不高,区区上校而已,但是陈卫通在国民军体系里的地位很特殊,基于陈敬云的信任他可比大多数少将要重要的多,哪怕是袁方见到了他,也是不摆中将的谱,,而是亲切的称之为‘陈老弟’。说起陈敬云的私人信任,调查局的陈彩肯定是第一个,然后就是秘书处的于世峰,再过来就是这个陈卫通了。这三个人天天跟在陈敬云屁股后头,所闻所见的哪怕是袁方和深的陈敬云信任的沈纲都法比较的。

而陈卫通的这种特殊地位也让很多国民军同仁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