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留学英国,入读英国林肯法学院并顺利毕业获得法学位和大律师资格,后来回到香港担任律师,法官,随后受李鸿章邀请成为李鸿章的幕僚开始其外交生涯,1896年被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902年回国后历任多种职务,并订立《商律、《破产律,1907年再次出使,担任驻美国,墨西哥等国公使,两年后回国。辛亥时期受南方诸省代表邀请,成为南方临时政府的谈判代表和清廷谈判,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总长。和谈结束后南京临时政府解散后,他自然又是回到了上海隐居。[
但是他始终是个政治家,心中是有着抱负的,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在上海隐居到老自然不是他心中所愿,只是北洋政府可不待见他,虽然他早年是李鸿章的幕僚,算得上是老北洋了,但是辛亥革命时期成为南方临时政府的和谈代表,这身上就刻下了所谓革命党的气息,要想获得袁世凯的重用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机会总是有的,北洋很快就和国民军在苏南打了一仗,那时候伍廷芳心里也就有了些心思,不过去年国民军虽然在苏南和北洋打了一仗,但是也没有说表现出来完全可以和北洋争霸了,敢于和岑春煊这样提前下注的人可不多,于是对陈敬云的亲自邀请他担任东南宣抚使府任职司法部次长一事也就婉拒了,其中多少也有些面子上的顾虑,毕竟辛亥时他是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部总长的,这要是换了个名头在东南宣抚使府担任次长,而且还是在一个名不见传的小脚色下面担任次长,这让他有些抹不开面子。
然而今年以来,国民军越来越强势,然后竟然是直接进军江西和皖南,完全的摆出了一副要和北洋军争夺天下的架势,这个时候,伍廷芳就知道,现在继续迟的话,以后自己要想担任总长次长之类的职务恐怕就彻底没指望了,所陈敬云组建大元帅府后,下设政务院的时候再一次邀请他到政务院中任职的时候,伍廷芳扭扭捏捏的婉拒一次后就在林长明的亲自登门邀请下接受了任职,虽然还是个次长,但是总归不是司法部,而是换成了外交部,这说出去也不算太丢脸。这任职了外交部次长之后伍廷芳也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了,免的让其他人小看了,而在外交部中,他能够插手并立下功劳的地方不多,因为现在大元帅府的对外关系主要集中在对美关系中,而对美关系事关国民军的战略利益,那是陈敬云亲自把握的,连林长明这个外交部总长都不能过问,都是陈敬云亲自和美国驻扎公使嘉乐恒等人谈妥了大方向后,留下一些细节性问题让外交部处理。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方面的事务,陈敬云就基本不插手了,基本放任外交部自己去处理。但是这也是因为现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和大元帅府取得太大的联系而已。
伍廷芳上任后就把自己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寻求列国承认上,事实上他的确有些手段,和林长明一道和日`本方面谈判了几次后,就成功的让日`本也紧随美国之后承认大元帅府为内战交战团体,并宣布中立。这中间固然是因为日`本有这方面的心思,但是也少不了伍廷芳等外交部诸公的努力。
而后续几个国家却是让伍廷芳有些可奈何,谈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也不能怪伍廷芳,实在是因为国民军和英国等几个国家的利益冲突太大,在国民军和北洋军的胜败分出之前,国民军要想让英国等国家改变态度是很难的事情。
伍廷芳和林长明等外交部的人员奔走于列国外交官之中的时候,大元帅府的其他诸多部门也是各自忙绿着自己的事情,工商部见福州、杭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取得了极大成效后,又在上海华界地区建成了上海经济开发区,并且这个开发区引起了大规模的轰动效应,比杭州以及福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要造成的影响大的多,短短一年内,上海经济开发区就已经入住数十家企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以及少数外资企业,这个和当初福州以及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以华夏银行下属公司和美资公司截然不同。
这个也说明了国内商家已经国民军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了解已经接受,不然不会这么大规模的入驻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短时间内虽然法大量直接贡献税收,但是经济活动是相对于的,经济开发区里的企业虽然因为有着税收优惠政策数年内不用缴纳众多的税收,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而且还是以国内市场居多,同样会带动市场经济的繁荣,而市场经济的繁荣给财政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而同时,国民军控制区内,尤其是以浙江,苏南为主的纺织产业今年的出口量较往年有着较大的增加。
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茶叶、瓷器乃是出口的主力军,然而现在茶叶乃至瓷器的出口已经不能和明清时代相比,现在的主要出口商品乃是生丝。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和日`本乃是主要的生丝供应国,尽管近些年来日`本的生丝产业大规模扩大,并且生丝出口量已经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生丝出口任旧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方式。
为了整合浙江以及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陈敬云先是行了福杭纺织公司,虽然这个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民营资本,倒是华夏银行失去了对福杭纺织公司